近期,因为《外国公司问责法》导致了美国市场上的中概股大幅下跌,多家中资公司深陷退市传言。
此外,即便美国国内通胀率维持在过去几十年的高位,但拜登政府依然没有取消之前特朗普时代对于包括中国汽车在内的出口美国商品的高关税。
由此可见,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虽然在很多政策上意见相左,但是在对抗中国,尤其是对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课以高关税这件事情上,短期内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无论是中国车企还是全球车企巨头,如何在中美两大汽车市场之间做一个比较好的规划,让资源被最合理或者最大程度利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
从美国进口车型需要加速国产化
作为对等报复措施,在美国对中国生产汽车课以高关税时,中国也会对等反制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因此不仅是不少美系豪华品牌,BBA也有不少在美国生产的中大型车也需要考虑在国内生产。
毕竟国产化虽然会花费一些成本,但如果考虑到庞大的国内市场在未来所释放的惊人的需求,国产化可以帮助不少汽车品牌规避相关的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关税上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随着国内合资车企股比放开,外资车企在国内扩大国产化无论是知识产权方面的顾虑,还是盈利方面的担心,都可以被很好地解决。
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例,其不仅帮助特斯拉加速了在国内市场的交付,同时也成为支撑特斯拉全球生产销售的重要节点。
如果没有上海超级工厂,特斯拉不仅难以在2021年完成全年94万台的交付量,更何谈在如今的国内电动车市场呼风唤雨。
近期还有传闻,特斯拉要对上海超级工厂进行扩产,使其产能升至100万台,而其在国内第二座超级工厂也即将落地,届时特斯拉在国内将拥有超过200万台的产能。
特斯拉之外,获得了华晨宝马75%股权的宝马,已经本来在美国生产的X5引入到国内生产,成为华晨宝马在2022年提升销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税壁垒下 吉利绕道进入美国市场
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要想真正成长为一家全球车企,就需要尽早在美国市场进行布局。
但随着美国对中国出口整车课以较高的关税,使得中国出口整车到美国已经变成无利可图的事情。
之前吉利就希望通过和雷诺的合作,借助雷诺在韩国的工厂生产领克车型,然后在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帮助下,进军美国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产地是韩国,还是品牌是雷诺,都没有办法让美国轻易阻止吉利技术进入美国市场。
但对于吉利来说,最大的遗憾是美国不是雷诺的主场,雷诺品牌和技术在美国并没有很大的号召力。
因此即便可以借道雷诺进入美国市场,那也很难改变领克或者整个吉利在美国市场难有大作为的局面。
毕竟被国人奉为神车的大众,也无法在美国立足。至于整合FCA后的PSA,也同样那以在美国市场立足。
所以,借道雷诺曲线进入美国市场,只是吉利试水在美销售的第一步,但肯定不可持续。
而吉利之外,像在电动车领域擅长的比亚迪以及在皮卡领域拥有不少积累的长城,同样可以在美国市场有一番作为。只是如何进军庞大的美国汽车市场,还是需要好好规划一番。
日系车企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经略美国市场,首先需要摈弃一种思维就是把车直接卖到美国来实现出口创汇。美国市场的饱和程度甚至超过中国汽车市场不少,同时美国也有一个强大的工会用来保护当地工人工作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要想真正在美国站稳脚跟,就需要和之前的日系以及韩系一样,在美国当地设厂。
通过招聘当地的工人并进行当地生产和销售,进而蜕变为一家美国车企,只有为美国当地源源不断地贡献可观的就业以及GDP,才能真正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
这样即使美国未来打起贸易战,也不会去制裁雇佣了很多美国本土工人的企业。而本国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管理甚至体系能力的输出来实现企业价值的体现。
正如同之前在国内市场能够站稳脚跟的像大众、通用这样的跨国车企,无一不是在国内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体系能力。
如果燃油车时代继续进行,那以这两家跨国巨头几十年来在国内打下的基础,其他车企很难找到超车的机会。
对于不断崛起的自主品牌来说,也需要有这种经营一个市场的决心,尤其是像美国市场值得我们去经营。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特斯拉不仅在中国市场上一马当先,在美国同样也是。而无论通用的Bolt还是福特的Mustang Mach-E以及其他美国本土新势力,完全没有到不可战胜的地步。
和中美两大市场相比,欧洲汽车市场更多还是大众和Stellantis的天下。其余品牌要想在欧洲市场上搅动现有的格局,估计难度比较大。
这点从在国内丝毫不是特斯拉对手的大众MEB的车型,能够在欧洲市场和特斯拉分庭抗礼就可见一斑。
图片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车企要想真正蜕变为一家全球车企,相对开放的美国市场是一定要去争取的目标市场。
当年日系品牌是如何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手中把市场份额争抢过来,自主品牌甚至新势力造车就应该有信心怎么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去复制这样的历史。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