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限制是你的想象力”,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彰显了定制业无所不能的无尽魅力。
个性化定制服务由来已久,从名贵的口红、香水、皮包、服饰、钟表等奢侈品,到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等超豪华汽车,凸显拥有者独一无二的专属身份及个性成为了高级定制的价值所在。但是,由于极高的成本,这项特殊的服务往往难以走向“寻常百姓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准化产品逐渐被有温度的定制化产品替代,消费者更加青睐于IP化、个性化、年轻化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而这种需求,也远不再是小部分人所有,大众化的定制需求越来越迫切。那么,定制服务能否在成本和用户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
感谢工业互联网,正是它,赋予了汽车工业新的生命,也为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大数据、AI等科技的进步在规模化生产制造和消费者需求之间架起了连接的桥梁,使得汽车定制不再是豪车的专属名词。
大规模定制的浪潮正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兴起。不像豪车一对一定制那般穷奢极欲,相反,它们价格合理、流程高效、交付及时,为普通的消费者打开了一扇平等享受定制化服务的大门。买你所想,选你所爱,普通消费者也逐渐从原先被动的选择中解脱了出来,成为了自己需求的主宰者。
是的,汽车定制正走下“神坛”,大步迈向“平民化”。
一汽-大众:汽车定制首先要重塑B端
“当前汽车定制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消费者定制范围主要集中在外观的颜色、配置等内容上,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定制内容将更加广泛,定制深度也会日益加强。”一汽-大众定制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面向大众化的定制或有望向“源头”靠近,即在车辆的研发设计阶段即可让用户介入。
2018年年初,一汽-大众开始布局定制车业务,经过7个月研讨及开发,在2018年7月20日正式发布定制车业务。定制车业务以探歌、探岳以及全新一代速腾为核心产品,用户可根据偏好自行定义车身颜色、内饰风格以及装备配置。累计超过万种以上的搭配组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定制车业务上线以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定制车版块的访问量累计突破120万,实现销量近千台。
“如果想要实现真正的C2B,首先要重塑B端(企业端)。因为C端(消费者端)实现自己‘随心所欲’定制化的前提首先要求B端从生产、物流等全产业环节做到精细化、柔性化,把消费者需求和工厂的节奏一致化,才能让用户看得懂,愿意选,并知道如何去选。”该负责人说。为了重塑B端,一汽-大众成立了专门部门,制定了一套全新高效的定制车交付流程,并投入了大量IT资源。
汽车定制化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已成大势所趋,一汽-大众称,未来其将通过对用户大数据的收集,更精细化地了解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打造一汽-大众独有的人车生活汽车定制生态系统。
广汽新能源以深度定制解决“捆绑销售”痛点
“作为一个汽车消费者,我也会碰到这样的困惑,就是购买一款低配车型的时候很多配置都没有,但买一个高配车型的时候又会发现里面很多东西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为我不需要的功能配置买单,但却又没更好的选项。”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说。
传统上,汽车生产企业往往会将不同配置搭配组合后推出几个有限的版本车型供消费者选择,但这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巨大的差异化需求。广汽新能源在今年4月Aion系列的首款纯电动轿车Aion S上市时,推出了深度定制服务。这款车型将所有非基础性的配置拆分,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性购买,这些选项最终可产生超过1.68万种定制组合。
“比如,现在很多汽车都搭载L2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这个系统一般都包含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多个细分的功能,我们将L2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中的细分功能进行拆分,消费者可自愿选择,不再为捆绑销售所困。”肖勇说道。
“个性化的需求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时下提升竞争力必要的手段之一,这是我们的战略思考。”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说。他解释,这种面向普通大众用户的定制化的实现,一方面依赖于于企业的研发设计水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广汽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大数据技术。
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Aion S在预售阶段订单便超过3万辆,其中私人用户定制占比超过50%,这说明深度定制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
开创大规模智能定制模式,上汽大通赋能用户
“以前都是整车厂将造好的产品交付给客户,客户没有选择的自由。现在是客户提需求,上汽大通按照客户的需求来造车,我们将整个开发过程全部开放给客户。”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告诉记者。
2011年才成立的上汽大通是上汽集团最年轻的业务单元,也正是因为没有历史的束缚,其大胆在商业模式上创新摸索,并在汽车业内开创了独特的C2B智能定制模式(消费者对企业),用户可全程参与“定义、开发、验证、选配、定价、改进”六大阶段。
“C2B智能定制模式的内涵,就是满足用户高质量的互动体验和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有温度的相互认可关系。概括来说,就是用户驱动企业,实现全价值链数字化直联。”王瑞说。
大规模智能定制说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需要克服重重障碍。首先,如何高效传递用户定制需求的问题便摆在眼前。为了跳过传统4S店等繁琐的中间沟通环节,上汽大通利用工业互联网掀起了数字化转型,于2016年推出“我行MAXUS“用户平台,2017年面对用户选配的“蜘蛛智选”平台上线,实现与用户的直联。
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或网页即可对车辆的颜色、造型、配置等进行自由选择。以上汽大通MAXUS G50为例,这款车型为消费者提供了多达40个大类、100项高感知配置的选择。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最终可实现精细化的个性定制,很难产生两台雷同的车辆。
此外,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体量巨大的定制化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汽大通建成了首个C2B定制工厂——上汽大通南京工厂。在消费者下单前,上汽大通就会提前通过智能排产的数字系统进行生产计划编制,“预知”消费者需求,确定零部件的数量和种类,并进行相应的生产计划安排,大大缩短了C2B定制汽车的生产时间。“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制造体系,我们的交车时间已能控制在30天以内。”王瑞透露。
数据显示,“蜘蛛智选”上线以来的浏览用户超过121万,累计访问量达1168万次,有30%的用户选择了通过C2B模式自由搭配自己的爱车,以私人用户为主的G50、D90用户在线交易比例更是高达60%。
威马以“客制化”在用户与生产间搭桥
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的驱动下,未来汽车工厂的生产和排产方式将更加精准与柔性。自创立以来,威马汽车一直沿用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即用户直连制造)的客制化生产方式。在威马汽车看来,C2M客制化生产智能工厂=创造需求+自由选配+快速实现。
“威马电商连同后台系统,构成威马云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智能推荐和全过程透明的购车体验。普通订单和定制化订单统一处理,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可实现客户需求与生产订单的自动完全匹配和接近匹配推荐。”威马汽车相关人士称。
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下,威马汽车打通了线上线下渠道,用户在线上配置车型后,其C2M客制化生产模式可实现1000多种不同车型配置的规模化生产。“由于70%—80%的用户选配都集中在前10种配置中,这也为我们下一代产品的选配和标配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说。
相较于传统汽车的生产和排产方式,C2M客制化生产更具先进性。“传统的供求关系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平衡,而C2M 颠覆了供求关系,通过数据信息实现供求平衡。”据威马汽车相关人士介绍,威马的C2M模式将用户与工厂直接打通,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官网个性化定制自己的车辆,实现由用户拉动生产,用数字化推动智能化发展。
此外,C2M客制化生产还颠覆了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传统生产方式,打通了供需两端,实现“按需生产,以销定产,去中间层,在生产和流通上更具指向性,避免盲目的生产。”沈晖说。
据悉,威马汽车已构建的智能制造工厂系统涵盖了工艺、设备、能源、生产、质量、物流、维修等所有实物和活动的云端信息管理,同时将数据汇总到大数据进行优化和处理。
“威马从客户需求到生产交付整体价值网络的各环节更紧密高效协作,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威马汽车在回复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用户大数据定制生产的车型提车周期短至3周,而用户C2M个性定制车型,从线上下单到交付提车的周期从9周已缩短至6周。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