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也意味着,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接下来,5G技术将开始“落地”于各行各业,包括手机业、医疗业、建筑业……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汽车业。
相比此前的4G技术,5G将以高速率、低功耗的特点给汽车行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就如通讯业流传的那句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5G技术的到来,对于正处在“新四化”变革中的中国汽车业来说,可谓之再添强劲动能。
那么,5G技术将给汽车业带来哪些变革?
工业层面,5G“劲”在“智造”
目前,国内有70-80%的机械生产设备无法实现物联网,所以仅能满足基本的生产需求,人与机器之间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并且在控制精度上存在“误差”。
5G能通过低延时、高可靠以及海量连接的优势,可以提高工厂内机械手等设备的精度,有效降低生产中的“不合格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就最基础的生产成本而言,记者举个例子,工厂可以查询到车间每个月或者每天用了多少水电气,但是并不能确定制造“每台车”用了多少水多少电。
假如通过5G技术搭载了一个叫NB-IOT架构的设备,这个设备在你的电表上面向云端读取数据,就可以知道生产每台车的水电气用了多少。
同时,这也让企业知道浪费在哪里,又应该节约在哪里。
简单来说,5G 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特性,可助力企业实现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操作。
此外,其还能实现对特定环境下的大型机械设备的远程控制操作,显著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车企积极推进整车 C2B 大规模定制和零部件智能工厂项目,正在利用 5G 技术对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的传输协议和标准进行统一建设,诸如上汽和移动、广汽和电信、一汽和联通等。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认为:“在5G的推动下,汽车将从流水线生产走向智能制造,工业AR、工业自动化控制将在汽车生产领域大规模应用。”
于汽车制造工业而言,5G 的落地或许会加速产业“深度进化”。
产品层面,5G“劲”在“智动”
在汽车行业中,5G技术的落地,除了工业层面外,现阶段所能影响的便是产品层面。
而产品层面两个最大的落地项目,便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
相比于自动驾驶的“高难度”来说, 5G最先落地的场景,或许会是车联网。就如车联网最基础的高清地图, 5G技术便能帮助实现“零误差”的绝对标准。
目前大部分汽车产品都广泛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但是在精度上只能达到10米,即便运用了4G网络,但在精确上仍有不足。
记者举个例子,比如车主按照导航路线行驶时,如果错过了城市高架桥的出口或入口,那么导航系统会误以为司机已驶离或进入高架,并且在很长时间内导航系统仍未重新计算路线,导致司机越绕越远。
而5G技术,能依靠新的编码方式、毫米波频段等实现高精度定位,其精度可达到毫米级。
目前,国内车企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就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加速车联网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还有广汽集团、吉利、一汽、北汽等车企都与第三方企业的5G技术达成合作协议。
可以说,5G加速推动中国汽车产品的车联网落地。
与此同时,车联网的落地,还有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化”。
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依靠摄像头、毫米波和激光雷达来完成数据收集,但在反应速度和精准度上仍有不足。
5G运用后,自动驾驶技术在测控和定位方面将得到质的飞跃。
凭借“低延时”的特点,车辆能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保持安全的行驶,即便遇到复杂的道路条件,系统也可根据相邻车辆及其环境进行重新的算法输入,以此达到“自我”学习的过程,最终构建车、路、云和网络为首的全自动驾驶系统。
对于汽车业来说,5G不是未来,它只是开启通往未来之门的一把“钥匙”。
随着5G技术和汽车工业的深度融合,或将迎来一波中国汽车智能化的爆发期。
可以想像,接下来会有一场关于汽车行业的“进化”加速而至。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