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一款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因此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各路资本就开始在动力电池行业跑马圈地。
近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开表示,动力电池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但这似乎阻止不了新入局者的热情。根据国内权威媒体的统计,2023年以来,国内已经有20多家公司跨界进入电池新能源领域,说明电池行业依然充满了吸引力。那么新能源电池市场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呢?
新能源电池 并非只有锂电池
根据朱华荣的说法,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大的需求量大约为1000GWh,而目前规划的产能已经达到惊人的4800GWh,属于严重过剩。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用的动力电池只是新能源电池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整个行业对跨界资本依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近日国内某权威机构对半年来跨界进入新能源电池赛道的公司进行了统计,大约有24家。
这些新玩家来自不同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服装、教育、玩具、酿酒、食品、化纤等等,比几年前蜂拥进入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的造车新势力还要热闹。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公司的发展方向并不相同。有不少公司专注的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用的锂电池,而是光伏电池和储能项目,这些都是目前的热门领域,其中储能设施更是未来推动新能源发电顺利发展的关键环节。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公司的发展重点是前瞻性研究,例如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这些都是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正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即便是那些与锂电池有关的项目,这些公司关注的也不是电池本身,有不少都放在了锂矿开采冶炼、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锂电池回收、电解质先进材料等领域,属于动力电池的配套产业,本身也无可厚非。
为何要杀进红海?
其实早在朱华荣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的业内人士谈到过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动力电池市场已经从蓝海市场转化为红海市场,不适宜再大举投入,但这些新来的跨界玩家为什么不听“劝告”呢?
这个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动力电池的过剩,只是理论上过剩,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规模的不断提升,市场容量还是在不断扩大的,不少公司通过技术革新,是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的。
真正有技术的从来不会在乎产能过剩,因为淘汰掉的只是落后产能,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是十分惊人的。
与此同时,不少厂商还将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需求。目前中国以一己之力占据了全球新能源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内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厂商合起来就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海外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还比较低,还有大量的空白市场等着国内公司去开拓。
此外,目前新能源电池只是在数量上满足需求,但却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电解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时,也早有业内人士指出了过分依赖锂电池的弊端,希望能够开发出钠电池等新型电池,这些领域都鼓励各路资本的进入。
可以这么说,现阶段将这些企业跨界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的行为定性为“跟风”还为时过早,因为市场远未成熟,市场格局也并非不能变化。
目前服装、房地产、酿酒等行业表现不佳,增长空间有限。当初的造车新势力也被不少人批评为盲目跟风,但没有“量”就没有“质”,也就没有后来的技术升级,在新技术领域,广种薄收未必是什么坏事儿。
未来将会怎样发展?
在这些跨界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玩家中,有一些存在侥幸心理,有一些是为了给疲软的业务表现寻找一些新的增长点,还有一些则纯粹是试水性质,各自有各自的心思与盘算。
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电池行业还是需要新玩家的进入。
真正的技术研发,从来就不会白费,这是技术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这些跨界玩家未必能够做出什么大的成绩,取得什么研发成果,只要有一部分是在认真研发,就存在各种可能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火爆的增程式电动系统,最初也是充满各种争议,就只有理想这么一家小型的造车新势力在坚持,但最终理想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得到了不少厂商的追随。
无论是在现有基础上精益求精,还是进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都需要有更多的参与者,也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