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取代豪华品牌汽车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走高,动力电池回收也成为各方关注的新赛道。
9月23日,长城系电池公司蜂巢能源联手中伟股份成立合资企业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电池回收行业。
在常青藤公司中,中伟股份将提供生产运营和技术支持,帮助常青藤掌握电池回收行业先进的四级物理破碎处理法,将报废的电芯、极组、极片进行无害拆解至黑粉、铜粉、铝粉。
其中,黑粉回收率达到99%,并可以重新进入到蜂巢的供应商体系中进行湿法冶金。据报道,该公司将分为两期进行建设,分别建成极片和电池拆解回收产线。
电池回收 前景可期
对于电动车上的动力电池,进行电池回收是一门能够很好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意。尤其是随着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水涨船高,电池回收的经济利益正在日益凸显。
根据相关估算,如果将回收再生和梯次利用综合在一起考虑,可以将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20%以上。
总体来看,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基于如下三方面的原因:
环境保护。废旧动力电池中含有钴、铅、锂、镍等大量重金属元素及高毒性物质、挥发物。如果不能进行回收,造成有害物质泄露,必然会污染环境。
经济利益。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中的钴、镍、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动力电池企业甚至整车企业纷纷一掷千金投资上游矿产资源。通过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对上游稀有金属的需求,同时也会降低开矿过程中的能耗。
便利出口。当前不少欧美国家对于包括钴、铅、锂、镍在内的动力电池中原材料中的回收再生比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未来我们的电池想要走出国门,就必须提前进行相关方面的布局。
根据相关估算,如果将回收再生和梯次利用综合在一起考虑,可以将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20%以上。
蜂巢能源正在完善产业生态
作为长城旗下的电池公司,蜂巢能源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蜂巢能源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
从2016年至2019年,其主要专注在动力电池的研发工作上。那个时候国内电动车市场刚刚兴起,即便是特斯拉,都还没有完全摆脱盈利的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储备底层核心技术以及积累工程开发能力是蜂巢电池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基于叠片工艺,蜂巢能源推出的长而薄的短刀电池产品。
600毫米短刀电池主要应用磷酸铁锂技术;300毫米的“微短刀”可承载磷酸铁锂、超快充、无钴、三元等技术。
在2020年后,蜂巢能源进入了研发和生产双轮驱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蜂巢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布局产能,建设工厂,不仅用以支持长城汽车旗下品牌电动车的需求,同时也开始支持体系外的整车企业的电池需求。
从实际效果来看,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蜂巢能源以2.6GWh的装机量成功排进全球前十,市占率来到1.3%,同比增长了147.1%。
2021年年底,蜂巢能源的视野开始投向了产业生态。在这个阶段,蜂巢不仅大力布局上游的矿产企业,同时在下游也开始积极进入电池回收行业。
打造一个动力电池的产业生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上游供应链上,蜂巢能源先后入股了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广西天源、永杉锂业以完成对锂矿的稳定供应。
同时其也入股了坤天新能源、江铜耶兹,确保锂电铜箔和负极材料的供应。
对于蜂巢能源来说,第四阶段的国际化任务完全可以和第三阶段并行来进行。一方面,长城汽车这两年自身的国际化进程比较快,而利用自身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先发优势来抢占海外市场,几乎是每一个中国车企都采用的战略。
这种情况下,蜂巢能源完全可以借助于为长城汽车配套的机遇,实现海外市场的布局。另外一方面,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上,中国电池企业无论是规模体量还是技术能力方面,都有不小的优势。
蜂巢能源完全可以在长城汽车之外,积极寻求全球车企的订单,并在其海外总装厂附近匹配电池加工生产线,就近来获得电池的订单。
电池回收亟待规范
面对市场前景非常诱人的电池回收企业,国内出现了一拥而上的局面。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而能够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且正规渠道回收的动力电池数量不到全行业数量的30%。
大量的废旧电池流向了所谓的“小作坊”与“黑作坊”。这不仅让电池中的可循环利用的稀有金属没有办法达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率,也没有办法进入到像蜂巢能源这样的比较正轨的动力电池公司的供应商名单中。
这些都会使得那些如今价格上涨迅猛的稀有金属没有办法物尽其用,而且在回收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其他污染情况的发生。
而要改变这种局面,政策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通过更高的国标和行业标准,来淘汰绝大部分技术能力比较差的小型电池回收企业,同时推动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厂家进行深入整合和技术合作,可能会是政策发力方向。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电池回收将成为各家比拼的一个新舞台。撇开废旧电池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回收会带来的环境和生态上的破坏,在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当下,电池回收也已经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
要做好电池回收,不仅考验相关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是否能够打造一个比较好的使用生态。
毕竟从电动车上淘汰下来的电池,离后期需要真正被拆解回炉其实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梯次使用在真正商业化落地上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事情。
但毫无疑问,考虑到电池在电动车整车成本上占据较大份额,因此做好电池回收,同样可以帮助整车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
未来,在国内市场上无论是出现几家巨头级别的电池回收企业,或是主流电池企业自己建立起了电池回收能力,都将是一件值得我们期待的事情。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