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驾驶 > 华为不造车 却造出汽车内核

【原创】华为不造车 却造出汽车内核

2020-11-23 08:44:00

  就如同所有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都要贴上“Intel Inside”标签、所有应用徕卡摄像头的手机都要打上“LEICA”标志、所有采用杜比音效的音响都印有“Dolby Audio”认证一样,未来,所有基于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开发的汽车都会打上“HI(HUAWEI Intelligence,即华为智能)”品牌标识。HI品牌的出现,标志着智能汽车将内置华为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要素,华为也将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

华为不造车 却造出汽车内核

  目前,汽车产业深处百年不遇的转型期,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等多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阶段过渡,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从未如此紧密地与汽车关联耦合。在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架构和底层技术中,信息通信技术(ICT)将发挥更大价值,这也成为华为入局汽车产业的根本原因。

  此时现身汽车产业的华为,并不是以颠覆者的身份,而是以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姿态,帮助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并与产业共存共荣。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的话说,华为“不造车”,但会利用自身三十年来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在软件、算法、生态、操作系统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车企“造好车”。

华为入局,产业生变

  10月30日,华为正式发布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推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打造未来智能网联电动车所需的基础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等构成未来汽车基本要素的5大智能系统,以及激光雷达、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等智能汽车基础零部件。

华为不造车 却造出汽车内核

  此外,HI还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包括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三大操作系统。

  也就是说,下到传感器、芯片、域控制器等零部件,上到计算平台、操作系统和整车架构,华为已经为汽车产业解决了近乎所有制造智能网联电动车所需的技术难题。“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有多种方式,可以像汽车Tier 1供应商一样为车企提供零部件,也可以为车企提供域控制器和操作系统等平台化业务,帮助其开发应用,更可以让车企使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与其联合开发车型,帮助其品牌向上。”据王军介绍,目前,华为的“三电系统”已于今年逐步“上车”,智能座舱、智能车云和传感器等零部件也将在明年逐步上市,基于HI模式与车企合作开发的车型预计将在明年底推出。

成为未来汽车要素品牌

  由于英特尔中央处理器具备了无可取代的运算处理能力和品牌附加价值,“Intel Inside”效应成为要素品牌为品牌方赋能,并与其共创价值的典范。如今,华为也希望将这种产业模式引入汽车,为智能汽车注入“HUAWEI Inside”技术内核,成为汽车行业“要素品牌”的代表。

  而这种“要素品牌”的能力建立在华为ICT业务根基的基础上。由于技术存在同源性,华为此前在5G基站、固网、人工智能(AI)、云计算、物联网(IoT)、光电子技术等ICT领域形成的无可撼动的优势,将帮助其构建领先的智能汽车技术基础和底层能力,而5G、AI、云计算等都是未来汽车实现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

  在近日举办的“走进华为”媒体日活动中,记者也深刻感受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自信和战术自信。“传统车企受制于组织文化和人才技术,难以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做计算机系统的特斯拉角力,但华为不同,如果华为在计算机上干不过特斯拉,我觉得华为可以关门不用干了。”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直言不讳地说到。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右)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右)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左)

  目前,特斯拉量产提供的L2级自动驾驶技术,是以美国日常高速公路通勤为基础建构,并不能满足我国上下班高频使用场景中的复杂工况,而华为HI ADS自动驾驶已完成L4级自动驾驶架构,实现了复杂城区、城市环路、高速、自动泊车等全场景覆盖。作为首批试乘华为ADS自动驾驶汽车的媒体,《环球时报》记者在华为上海研究所周边的综合路况中,就能够感受到ADS自动驾驶的连贯性,车辆可根据高阶单车智能和高精地图,在驾驶员不介入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变道、行人避让、红绿灯启停等高阶操作,完成全场景自动驾驶。据悉,ADS系统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量产。

与车企共创价值

  华为一再强调,华为不造车,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的入局,势必将扩大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技术储备,并为汽车产业形态变迁输入领先的专业能力。

  受制于公司架构、人才结构、核心技术和盈利模式等影响,大型汽车企业转型开发智能网联电动车软硬件能力相对欠缺。而华为入局后为车企开放的,不仅是制造智能网联电动车所需的技术能力,更是背后帮助其攻关技术难题的研发团队。

  “华为目前在汽车产业的优势和能力聚焦在软件、算法和生态中,其中核心能力的构建放在生态,也就是数据应用和操作系统上。”据王军介绍,目前,华为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科学家支持智能汽车研究,其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团队共有4千人,做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的2012实验室中也有500余名负责AOS、VOS的研发人员,此外,还有大量负责HOS研发的软件开发人员。

  “软件和算法未来将会深入到智能网联电动车中,但这方面能力的构建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这也是华为的优势。我们希望和车企互通有无,车企更懂汽车和用户,我们更懂ICT技术,结合起来共同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价值。”王军说。未来,华为这种优势技术共融的共创品牌模式也将改变汽车主机厂与供应商传统的“买卖法则”,成为汽车产业全新的商业模式。

  曾凭一“企”之力,修改ICT行业准则,重构产业边界,改变科技发展强弱之势的华为,正在让数字世界的惠及面更为宽广。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愿景所言,华为要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帮助车企解决产业转型的技术难题,提供“从零到整”的解决方案。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