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起,国内掀起了一股氢燃料发展热潮。从多位专家发声到两会大佬建言,从丰田北汽建立氢燃料合作到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企业亿华通挤破科创板受理红线,所有信号都传达出氢能源车将迎来发展利好的信号。
然而,在8月31日举办的泰达论坛上,财政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表示,事实上,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经过了一年多的酝酿发酵,氢能源的发展为何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财政部发声的背后,是否意味着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走到了岔路口?
三部委共话氢燃料
在明确氢燃料电池目前不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同时,宋秋玲再次强调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地位。
她表示:“从产业政策支持之初,我国就确定了纯电驱动战略不动摇的技术路线,十年来的坚定坚持才形成了今天良好的发展局面,要巩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做优做强纯电动汽车。”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
在宋秋玲看来,目前新能源产业所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新能源技术路径存在动摇。她认为,应该明确的是,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技术特点不同,有各自适合应用的场景,未来应该是互补、共存,而不是替代关系。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在演讲也表达了与宋秋玲相同的观点,他表示:“不是说现在重视氢能了,就把纯电动、混合动力抛到一边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路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
一直以来支持氢燃料电池车推广应用的工信部,在此次泰达论坛上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在论坛上透露,目前工信部正按计划抓紧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1-2035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的重点考虑之一就是要从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导向,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发展。
多少补贴撑得起氢能车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发展至今,以财政部为首的政府部门再次强调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地位,并明确指出氢燃料电池车当前的发展困局,其背后是否有着隐藏的潜在逻辑?
不可否认的是,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的确如宋秋玲所说,存在着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
想要在上述问题上有所突破,无疑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的财政补贴。参考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补贴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手段。
据媒体统计报道,从2009年科技部牵头四部委正式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以来,国家为促进以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拨付了934亿元补贴款。在千亿补贴的强势拉动下,截止到2019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
这期间,还夹杂着骗补、清算、补贴政策不断调整等一系列复杂的政策引导,才让初步建立了纯电动市场基本的发展轨迹,未来的市场化转型势必还要再经历一次艰难的阵痛期。
推之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几乎如出一辙,基础设施、消费习惯的建立、企业发展的动力、法律法规的建立均需要财政的支持,这显然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此前,财政部和工信部已经先后派调研团队对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补贴做过调研测算。2018年年底,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带队到上海市实地调研了上汽集团、上海蔚来和上海重塑等企业发展情况,并邀请吉利汽车、宁德时代、特来电、氢尚新能源等企业座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上,氢能源企业的代表也应邀出席。
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刚刚回京,工信部又展开了一场有关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大调研。据悉,出席此次调研的包括财政部经济司、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司、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等等。邀请的企业是上海氢枫、亿华通和宇通客车。另外还有中汽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两家行业协会。
有业内人士对媒体透露,财政部和工信部的在2018年年末的两场大调研,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摸底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补贴。
顺着这一脉络,果然在今年年初,四部委共同发文表示:为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公交车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目前财政部等部门正在研究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和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政策措施。
氢燃料补贴“迟到”出炉背后
时至今日,有关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具体补贴政策尚未出炉,但业内已经急不可耐地发出了期望尽快出台补贴政策的声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建言称,要改变加氢站补贴形式,加大补贴力度。
对于两会这波氢燃料电池热潮,一方面的解读是这是对从2018年开始的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正面回应,而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在纯电动补贴逐渐退坡的当下,企业将氢燃料电池车视为获取补贴的另一种渠道。
的确,有了纯电动汽车骗补的前车之鉴,此时各部位不得不警惕的是氢燃料的发展,究竟要补什么?补哪里?是针对车企补贴,还是针对消费者补贴?亦或是针对加氢站补贴?
在中国氢燃料电池车行业“一切尚未命名”的时刻,这都是需要主导产业发展的政府部门做出充分考量的。财政部在今年泰达论坛上的发声或也是基于以上考量。
另外,集整个汽车行业之力发展而来的纯电动市场,未来还有很长的市场化进程的路要走。政府部门也需要平衡两种动力系统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主次地位。在纯电动补贴即将退出市场之际,氢燃料的风头过剩,势必会给市场注入不稳定因素。
那么,氢燃料电池车在各方推动和利益权衡之下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预见的是,这势必会是利益博弈的过程。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