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王传福曾霸气放话,刀片电池的出现,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如今在一场碰撞测试中,比亚迪却因为起火被推上舆论风口。
7月24日,汽车媒体平台懂车帝发布了一则“比亚迪汉EV高速对撞极狐阿尔法S,静置2天后汉EV起火”的视频。测试视频中,两款车以64km/h的速度进行50%的重叠对撞,在对撞后两车发动机舱均发生严重变形,并未出现起火爆炸。
视频截图
原本看似平平无奇的碰撞测试却在之后迎来反转。车辆对撞完静置48小时后,比亚迪汉EV出现冒烟起火,最终整车被烧毁。按照视频主持人的说法,经消防认定是电瓶电气线路故障导致。
这也让一直宣传绝对安全的刀片电池被视为“翻车”。7月25日,比亚迪汽车在其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从目前视频中的信息以及后台相关数据初步研判,存在诸多疑点。
同时比亚迪也对视频中所采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提出质疑,“非主流、非权威,也不是国家及行业的标准”。比亚迪表示,后续将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及疑点排查。
“冷却液”的锅?
在比亚迪的声明中,其认为主要疑点是,视频中比亚迪汉EV的冷却液(红色,行业普遍使用且有导电性)与汉EV量产车的冷却液(紫色,比亚迪独有,不导电)完全不同。所以比亚迪认为碰撞车辆被更换了具有导电性的的冷却液后出现了渗漏,从而导致线路短路发生燃烧。
不过官方回复不仅没能平息风波,还引起了一场车主关于冷却液颜色的争论。
通常对传统燃油车来说,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当损耗以热量的形式出现,就需要冷却液帮助其散热,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行。
区别于燃油车,电动车的冷却液还会用于冷却电池。但目前由于主机厂采用的技术和材料不同,对于相关冷却液的制造,行业仍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评判体系。
来源:比亚迪
如果发生冷却液泄露,在冷却液导电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电池微短路,累积到一定温度就可能引发电池燃烧。这也是比亚迪为什么一直强调,量产汉EV的紫色冷却液是不导电的。
事实上,像比亚迪一样“后知后觉”的起火方式并非个例。早在2011年,通用汽车旗下的电动车Volt在进行侧面碰撞测试的三个星期后,Volt的锂电池才开始着火。事故调查发现,在碰撞完之后,有电池冷却液渗透到电池箱导致内部短路,从而发展为热失控。
汉EV虽然和Volt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复盘起火事故始末,汉EV的起火的原因或许并非只有冷却液泄露导致。虽然目前尚未盖棺定论,但引发电动车自燃的原因的确很多。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当车辆发生碰撞导致电池包变形,内部隔膜破裂后,电解液也会渗透出来。“当电流变大累积到一定温度,就会引发电池包的热失控,这也是引发电动车自燃常见的原因。”
一直以来,安全都是比亚迪宣传刀片电池的关键。按照官方说法,刀片电池采用了比较流行的CTP技术,通过优化电池包空间,提高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为了证明其安全性,比亚迪还放出了针刺测试视频,针刺后刀片电池无明火,无烟且表面温度60度。
在碰撞视频中,懂车帝则提出,搭载刀片电池的汉EV起火燃烧,说明只做电池的单体穿刺以及挤压的测试结果,无法代表电池装车成组之后的安全性能,不然这次起火的就应该是三元锂电池。
“测试不合规”
回到碰撞测试本身,比亚迪认为这场碰撞试验“非主流”也“非权威”。
本次测试选择了2020款比亚迪汉EV超长续航豪华型和2021款ARCFOX极狐阿尔法S 252S两款汽车,并以64km/h的速度进行50%的重叠对撞。
这种碰撞测试类似于C-NCAP新增的两车对碰试验(MPDB),该试验替代了原有的正面偏置碰撞(ODB)。前者的实验场景更加接近于真实的交通事故场景,而后者则是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对于车企来说,MPDB不仅复杂性更高,难度也更大。
不过对于实验合规与否,目前仍有不少争论。
张翔告诉未来汽车日报,此次碰撞并不合规。在他看来,国家标准碰撞试验室造价非常高,在车辆碰撞之前,还要在车上布置传感器,并在整个过程中实时采集数据,包括温度、加速度以及位移变化等,通过采集一系列数据再进行准确分析。“而此次碰撞比较简单,只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不能做准确的分析。”
与此同时,通过视频,两款车在碰撞后的表现有着不小的差别。根据视频介绍,汉EV整车都在吸收碰撞动能,导致车头压溃严重,防撞梁被撞断,此外车门以及A柱不少区域出现脱焊以及焊点失效等。针对此事,目前比亚迪还未给出回应。
不过比亚迪表示,汉EV从开发之初就严格按照超五星安全标准开发,并以91.5%的得分率荣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自汉EV上市以来,还陆续通过C-NCAP和中保研两大国家级权威机构认证,并成为首款荣获“双优安全认证”的新能源轿车。而汉EV之所以自上市起就备受关注,正是因为其搭载了比亚迪最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
目前碰撞事件尚未有最终定论,在一位行业人士看来,因为车辆在之后发生起火,所以并不能直接说明刀片电池不安全,“其背后可能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不能轻易下判断。”与此同时,“这个事件最终是否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判断,还需要后续官方给出结论。”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