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年前相比,如今的新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涡轮全面普及,为了在不增加排量的情况下提升动力并减少油耗,许多新车都使用上了涡轮。在国产车上,1.4T、1.5T是主流动力,在一些高端车型上,2.0T的涵盖范围更是空前得大。
但是作为汽车界两大巨头,强混动技术的高手,无论是本田的i-MMD,还是丰田的双擎技术,都使用了自吸发动机,两家品牌开发的新车上涡轮普及率并不高,这是技术落后还是另有原因?
本田和丰田并非没有涡轮增压的技术,也并非技术落后,早在JDM兴盛的时期,丰田的牛魔王就凭借着涡轮增压技术碾压一众超跑;本田在冠道、UR-V等车型上也都使用有2.0T动力。对于这个体量的厂商来说,开发一款涡轮车并非不可行。
在很多情况下,自吸发动机的经济性甚至要高于涡轮发动机,日本品牌自吸式发动机应用多,起步早,技术也更为成熟。目前,丰田2.5L自吸混动的热效率可高达40%左右,是国内市场的“省油王”,而主流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热效率则在37%左右。
在本田的i-MMD车型中,发动机主要负责发电,只有在部分高速区间才直接介入车轮驱动,在热效率较低的区间内,发动机直接由电机带动。由于有电机驱动,动力性能得以提升,且发动机始终在高转速区间工作,工信部油耗仅4.5L每百公里。
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动力性,“两田”混动都能做到相当不错的水平,在欧洲品牌和美国品牌都在尝试涡轮技术时,另辟蹊径也未尝不是个好主意。
在混动系统上,“两田”之所以依然坚持自吸发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对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结构上更加简单,保养更方便。混动系统已经增加了电机部分,再使用涡轮将增加复杂度,挤占机舱空间,因此,自吸式发动机在成本上有很明显的优势。
一直以来,结构可靠、耐用性好是日系车的招牌,太过于强调技术堆叠,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可靠性。作为家用车,能够在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长期使用才是最大的优势;结构简单,则是日系车保值率的一大保证。
日本和中国在用车环境上也有相似之处,城市人口密集,且经常性堵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加速感不具有线性,频繁加减速时非常影响驾驶体验,自吸发动机配合电机和E-CVT变速箱的平顺性非常好,对于强调驾乘感和舒适性的车主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自吸的平顺性带来的最重要的好处是,和电机配合起来更容易。混动车辆需要考虑电机与发动机的配合程度,自吸发动机不会有突然的动力上升,下一秒的动力输出可预测性更强,电机的调节可以更平缓,这会极大地减少混动系统的开发难度。
涡轮发动机如果要提升马力,就需要加大增压值,这会带来更大的迟滞;如果想减少迟滞,就需要增加涡轮数量。很多豪华车使用双涡轮的目的正是在于减少迟滞改善顿挫感,涡轮车的集大成者布加迪Chiron甚至装配了4个涡轮。对于机舱空间捉襟见肘的混动汽车来说,这将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涡轮并非万能良药,涡轮也不是近几年才新开发的技术,早在上世纪,萨博汽车就已经在量产车上搭载了涡轮发动机。在如今的用车环境下,涡轮或许是最优解,但还远不是唯一解。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