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或是自动驾驶赛道上,特斯拉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被质疑、被唱空、被嘲讽的同时又被无数车企争相模仿、借鉴、追逐。在国内,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三巨头」(蔚来、理想、小鹏)则经常被用来与之进行比较。其中最早成立的小鹏汽车与特斯拉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不得不好奇,究竟小鹏汽车怎么样?其自动驾驶技术行不行?
小鹏汽车怎么样,销量是最好的答案。日前,小鹏汽车公布了9月交付成绩,根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9月总交付量达到3478台,同比增长145%,创2020年单月交付量新高;小鹏P7单月交付2573台,创单月交付量新高,而且从目前小鹏P7的产能来看,这一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同时,小鹏汽车表示,在所有交付车辆中,超过93%的用户选择了搭载X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版车型。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对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很感兴趣的,甚至可能说这一系统便是影响这些用户决定购买小鹏汽车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下面我们就好好聊一聊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将时间回拨到2019年,先看看小鹏汽车与特斯拉之间的恩怨纠葛。去年3月,特斯拉起诉其前工程师曹光植(Guangzhi Cao,音译中文名字),指控其涉嫌窃取Autopilot系统相关商业机密并将其带到小鹏汽车公司。
这位被诉讼的关键人物曹光植,是特斯拉前计算机视觉科学家。按特斯拉的说法,他曾从事过Autopilot系统的开发工作,是Autopilot系统团队具有访问源代码权限的40人之一。但在2019年1月3日,曹光植却突然向特斯拉提交辞呈,随后跳槽至小鹏汽车任职感知主管。
特斯拉称,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3日之间,曹光植备份了特斯拉整个储存库、Autopilot和神经网络源代码库,并上传至他个人iCloud账户,总计超过30万个Autopilot系统相关的文件和目录,随后他删除了工作电脑上的12万个文件,并断开iCloud账号,清除了所有浏览器记录。特斯拉认为,曹光植和小鹏汽车没有合法权利使用Autopilot系统的相关技术,这是特斯拉耗费5年多和数亿美元投资研发以及团队努力的结果。但当时小鹏汽车回应表示,曹光植入职前后,公司并未发现存在特斯拉声称的违规行为。
不过在之后的7月份,曹光植在提交给法庭的文件中承认,他确实曾下载特斯拉技术文件,即向个人的iCloud账户上传了包含相关源代码的文件,但否认了将任何特斯拉自动驾驶相关的商业机密转移至小鹏的说法。至此,曹光植是否向小鹏提供了其备份的特斯拉源代码数据,成为了此案的争议焦点。
而就在今年的4月25日,小鹏汽车发布声明称,特斯拉起诉其跳槽到小鹏的员工曹光志之后,现又要求小鹏公布所有自动驾驶源代码,是「不合理诉求」。毕竟在过去的一年里,小鹏汽车已经主动提供了曹光植工作电脑的电子备份,也允许了特斯拉在法院保护令下,接触起诉之日前公司的源代码存储库以进行取证。但显然,特斯拉并没有从中找到关键证据,所以才会提出要扩大调查的要求。
其实除了在自动驾驶领域,在很多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也会出现因「人才流动」而引起的各种商业机密窃取纠纷。即便没有产生纠纷,一家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员跳槽到另一家同类型的企业时,也同样会引起行业内的各种猜测和关注。就如小鹏汽车前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一样。
据了解,谷俊丽是美国硅谷知名机器学习专家、博士,曾在2012-2016年间任国际芯片巨头AMD主任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软件的研究开发;并于2016年2月加入特斯拉,搭建了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开发了Autopilot 2.0产品并实现了在多代特斯拉车上的大规模部署;2017年10月23日,小鹏汽车宣布,著名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博士出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直接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汇报。但在今年3月,谷俊丽离职, 继任者是前高通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吴新宙。
可见近两年以特斯拉、苹果、高通为代表的硅谷自动驾驶巨头们,与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间的人员流动正变得越来越多。那么小鹏汽车除了与特斯拉之间的「亲密」关系之外,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它到底发展到何种水平了?以目前最能代表其技术实力的量产车型P7为例,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一情况了解清楚。
自动驾驶都需要ASIL-D级的硬件SoC,而英伟达的Xavier和Orin都可以达到ISO 26262 ASIL-D等级系统的安全标准。无论是特斯拉、小鹏还是理想,他们在准备自研自动驾驶的第一时间选择的都是英伟达。可见,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肯定是有不少优势的。
小鹏P7搭载的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主芯片采用的便是NVIDIA DRIVE Xavier,具备L4级自动驾驶计算能力,单芯片算力为30TOPs,功耗为30瓦。虽然算力方面不及特斯拉FSD 70TOPs的性能,但已是目前主流采用的EyeQ4平台算力的12倍了,已经足够支持其在L3量产的需求和未来L4级别上测试。
为了保证该系统的正常运作,小鹏P7同时匹配了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 个超声波传感器,组成了业内唯一的360度双重感知融合系统。其中,远、中、近前向三目摄像头与侧摄像头覆盖超过180度视野,可实现对更窄弯道的车道线识别、近距离加塞车辆的识别;泊车场景下,两个侧向前摄像头,可识别侧前向车位,全行业首次实现不需要越过车位即可进行自动泊车。
在定位层面,小鹏P7使用了高德的高精地图,精度达分米级,是实现车道级定位的基础;同时,三重高精度定位硬件(GPS+RTK+IMU)的使用,使全局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此外,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的使用,使P7相对定位精度小于0.3%,三重技术互为补充与叠加,可以有效提升在立交桥、隧道或恶劣天气下自动驾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小鹏汽车拥有这样的技术实力,与其重视研发投入密切相关。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的时候,小鹏汽车就投入了20.7亿元人民币来研发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研发费用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达89.2%,是2018年投入10.5亿元的一倍左右,也是造车新势力中对研发投入最为重视的企业之一。
在自动驾驶数据收集方面,小鹏汽车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了约290万张带有注释的图片(路面字符干扰、暴雨、夜间、遮挡等),还深度学习和研究神经网络技术,并开发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功能。
除此之外,在上个月末,小鹏汽车还公布,已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全资企业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凯德提供40亿元融资,以支持小鹏汽车加速拓展业务,包括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的智造基地及购置工厂设备等投资项目。这也将成为小鹏汽车继肇庆工厂后的第二座自建工厂。
9月24日,小鹏汽车的首批100 台小鹏G3i也正式发往挪威,这是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获得的第一批订单,预计在 2020年11月可以达到挪威。而挪威一直都是欧洲电动车接受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今年8月其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0.2%,高于去年的49%。BEV车型就占据了53%的汽车市场。截止8月份,全年电动汽车销量为5.4万辆。如果小鹏G3i能在挪威站稳市场,其全球化进程将得到不少保障。
目前在国内市场,无论是与特斯拉之间的联系,还是小鹏P7的综合实力来看,它都是特斯拉Model3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相比前几年,特斯拉的产品在市场上完全是领先同级对手一两代水平的存在,但现在在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升级与完善上,各车企间却有了越来越多的相似性,这可能也是一项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重要的阶段性表现吧。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