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突如其来的疫情落在原本就处于寒冬的汽车圈身上,至此整个车市都处在焦虑和不安中。
为了促进车市回暖,相关部门也推出不少车市利好政策,此前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汽车下乡活动”在最近又有新的动作。
7月15日,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的通知,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决定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据了解,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时间自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内举行,在此期间内分别在四个省安排1场启动活动和4场专场活动,参与其中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自主品牌车企共有十家。
不过,具体来看这份活动公告,可以发现此次活动与此前国家推行的汽车下乡政策不同,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文件是由“厅级”部门发布,且对于举办地点,只局限在4个省市举行,而且具体促销政策也由地方和厂商自行定夺,并没有国家配套的统一标准。从参与活动的车型看,也基本都是5万元左右的小型、短途续航为主的入门级产品。
可以说这是一次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试点线下活动,但其背后意味深长,是否可以看作是大规模汽车下乡政策推出前的一次试点和收集数据的调查过程呢?又或者是在为今后调整促进新能源汽车政策做铺垫呢?
新能源汽车下乡更近一步
事实上,早在2009年-2010年期间,“汽车下乡”政策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便实施过,而2009年的“汽车下乡”政策使得中国汽车市场同比增长46.15%,同时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越了千万辆门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可见“汽车下乡”在提振销量上的作用是明显的。
如今在疫情和车市寒冬的双重夹击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几近腰斩,据中汽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而且自去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
而国务院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中曾提出一个目标: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新能源市场不断下滑的销量在达500万产销目标下压力倍增,而这也将成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强有力的推手。
此外,在今年两会期间,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也建议支持推行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回暖。
汽车下乡最后一公里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呼之欲出,也为如今低迷的车市吃下一颗定心丸,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得不令人担忧。
首先是新能车后续充电桩以及维修问题。众所周知,由于新能源汽车特定的产品属性,必须配套相应的充电设备,如果将新能源汽车进行下乡活动,那么充电桩是否也能够随之下乡成为这一政策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而且由于新能源车起步晚于传统动力汽车,技术成熟程度也无法与百年历史的汽油汽车相比。一旦车辆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高,而且维修场所会相对少。在维修领域,并没有推出明确的补贴政策,所以配件价格很高。因为没有了补贴,更换几个核心的部件,价格甚至会超过整车,这对于农村消费者来说,很难接受。
其次是价格问题。价格始终是决定购买的重要考量因素,尤其是在低端市场。虽说在汽车下乡的政策补贴下,新能源车型已经极具性价比,但对于农村群体来说,相较于低端市场的低速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依然不能取胜。除了在价位上低速电动车具有优势以外,对于上路的相关规定,市面上对于低速电动车有着较低的标准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很难吸引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最后一个也是此前遗留问题,虽然十年前汽车下乡取得了好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乏存在着“先涨后降”、“以次充好”的现象,先把商品价格提上去,再打着“国家补贴”的幌子降价,实则并没有优惠多少,更甚是有些拿库存产品或者是试用产品来忽悠消费者等等行为,让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下乡充满质疑。
虽然后续问题众多,但随着一二线城市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逐渐饱和,将新能源汽车推入更广阔的市场从长远看将是必然趋势。那么重启的“汽车下乡”政策具体将如何实施?汽车下乡最后一公里卡住的问题能否解决?更为重要的是能不能在短期内扭转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颓势呢?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