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车市遭遇历史性下行时刻,通用汽车和工会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员工罢工再次成为横跨在通用转型中的一道壁垒。
9月14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以下简称“UAW”)与通用汽车此前签订劳工协议到期,并将不按照2015年达成协议条款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工会决定罢工;
9月16日,UAW吹响了针对通用的罢工号角,近5万名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的工人举行罢工;
9月20日,通用增加70多亿美元投资、创建5400多个职位,并提供更高工资和更好的福利,但工会未同意;
9月26日,通用汽车改变方向,罢工工人将获得公司支付的健康保险。同时,UAW与通用汽车接近达成临时协议,可能将结束罢工;
9月27日,通用汽车和工会谈判重推电动汽车。
在这部长达近半个月的“连续剧”里,作为已经半条腿都深陷泥沼中的通用汽车,最后会做出何种政策自然是外界媒体的关注焦点,但是在这迷雾重重的罢工表象之下,其隐藏的电气化时代来临,大批工人将被取代以及“大象”转身难的问题似乎更值得引起人们关注。
是背叛工人还是转型阵痛?
在逐渐被放大的舆论中,紧跟“热搜”的汽车圈早已开始思考,工会反抗的做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站在社会群体的角度来看,这次工会罢工本是一件为自身利益奋斗的“常规操作”,但是从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似乎又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只同意新的四年合同的2%”“如果通用汽车在这里开设电池厂,那将几乎不会雇用这里的所有人。”“不能支持像这样的制造电池的工厂。我们需要分配给我们的新车(轿车)。”......新闻的种种细节似乎都透露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无论工会是站在何种立场上,它似乎都在阻碍通用转型。
众所周知,作为本着保障工人的基本利益为目标而成立的UAW,在其悠长的文化历史河流中的确有过很多令人称道的正义之举,但是在没有法律政策的约束管理下,其发展也会有所偏离预设轨道。例如常常被人所诟病的“岗位银行”、“30年退休”等养蛀虫的“大锅饭”制度,而在部分汽车制造商眼中,摧毁美国曾经辉煌的汽车制造业的正是UAW。
就此次罢工的导火索而言,是工会与通用汽车未能就薪水、医疗福利、临时工、就业保障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之下的产物。而就目前各大媒体所披露的信息来看,通用给出的福利待遇并不差。据美国汽车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通用给员工平均支付每小时63美元的工资和福利,而外资工厂仅为50美元;通用汽车拟定的新合同要求工人支付15%的医疗费用,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但远高于目前工人支付的3%到4%水平。
同时,在罢工发生的第5天,通用汽车也承诺在美国投资70亿美元,用于生产电动皮卡和建设电池厂,并将把电动皮卡装配任务分配给底特律的哈姆特拉克装配厂,而电池制造业务将分配给俄亥俄州的洛斯敦工厂,然而工会谈判代表则表示“失望”。“通用必须明白,我们曾经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站了出来,”工会谈判代表泰德·克鲁姆曾公开表示,“我们理应得到一份公平的合同。我们帮助成就了这家公司的今天。”
面对于“救命恩人”的种种“失望”,不禁令人疑惑,为什么有新厂有新投资还不能握手言谈?问题的症结在于:电动汽车所需的零件更少,所需的劳动更少,即便是有新厂“救急”,能够在汽车电子和电池等方面能够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也比不上传统车厂的岗位众多来的更有诱惑力。
在通用转型之际,进行重组裁员、削减成本并开发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美国原有的劳资关系之下,其现在的所做所为就贴上“背叛工人”的标签。
在内忧外患之下,通用该如何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毫无疑问的是,要想扮演变革者的角色,要想在行业低谷中寻求突破口,要想整改美国这错综复杂的劳资关系,仅仅凭靠“妥协”自然是不可能的。
为制造业回流,特朗普“劝和”
然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向爱凑热闹的特朗普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热搜”事件,致使原本就参差错乱的罢工事件更显错综复杂。
在罢工前夕,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通用汽车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之间又开始了。赶快凑到一起,达成协议!”作为自就职以来就提出要将制造业带回国内,此次“劝和”也自然是和工会统一战线。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推特上喊话通用。早在去年11月,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就宣布通用汽车重组裁员后,特朗普一天5条推特“轰炸”通用汽车:“经济那么好咋还不回来。”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公开威胁,要削减通用汽车获得的所有政府补贴,包括电动汽车的税收优惠。
而在今年8月,特朗普也曾喊话通用汽车,询问其是否应将业务转移回美国,“曾经是底特律巨人的通用汽车现在是那里最小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他们在我入主白宫之前,把主要工厂迁到了中国,而且是在联邦政府帮助挽救了他们之后。”
尽管通用从宣布重组裁员计划至今,一直在强调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的未来发展,“举措都是必要的,目前整个经济和就业形势表现强劲,我们也采取了行动,提高了在重组计划中受影响的员工的能力。”但这也未能“说服”特朗普,时刻不忘美国制造的他,“不听话”的通用汽车也无疑成为了“眼中钉”。
回到罢工本身,这场“连续剧”的“大结局”究竟是happy ending还是bad ending目前还尚不得知。但全球汽车的“淘汰赛”已经拉开帷幕,越来越多的车企“冻死”在探索的路上。但是虽然形势恶劣,也不至于到心如死灰的地步。放眼全球市场,不只通用一家面临转型的困境。在今年上半年,宝马、特斯拉、本田、FCA及奥迪等多家车企纷纷宣布裁员,以宝马为例,其计划2022年之前在德国裁减多达6000份就业岗位。
在转型成风的大环境下,通用在这场盘根错节的“连续剧”里,其未来到底是何走向?通用是会“突围”成功重迎辉煌巅峰?还是“突围”失败连过去的积累都将前功尽弃?时间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