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约朋友看电影,原先的计划是看刚上映的《给19岁的自己》,但到了影院突然没了兴致,反而又刷了一遍《复联3》。
其实,电影院里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仿佛大家都对言情剧少了兴趣,而对有点科幻色彩的电影视若珍馐。
科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着谜一样的吸引力,就像是神秘的远方,吸引着科幻迷们追随其后,不断创造出新的观点和想法,也正是在幻想的世界中,有着现实无法提供的心灵满足。
幻想是一件充满创造的事情,它来源于现实却又企图脱离现实奔向更加遥远的未来。幻想有时像是推理,有时又像是虚空的灵感一样,科幻对于现实的意义就在于,它指引了人们思考的方向,开拓了大众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它造就了未来。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科幻的边界,大抵是人类思维的极限。
其实,科幻不只是藏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它也会照进现实,就像现在的汽车一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甚至是飞行汽车,都进入了一步步的规划之中,如果是再细节一些的话,从汽车的概念轮胎上,我们也会了解到许多让人惊奇的秘密。
固特异球形轮胎
之前威尔·史密斯曾主演过一部电影叫《我,机器人》,而其中除了主角与机器人斗智斗勇的情节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外,史密斯驾驶的那部充满科技感的奥迪RSQ同样引人侧目,尤其是这部车的四个球形轮胎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而其实,固特异的Eagle-360球形概念胎就是这样的存在。它的表面由3D打印而成,轮胎表面的沟壑材料有点像海绵的特点,在干燥的时候很硬,吸水后变软,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
这款轮胎需要采用磁悬浮技术装载到汽车上,轮胎与车身之间只有空气,驾驶时可以轻松过弯、自由操控,从而实现360度无死角的转向行驶。
球形轮胎的最大好处就是万向可转的特点,让车辆有着更高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相对普通轮胎也可以节省更多的动力。此外,球形轮胎还可以在狭窄的空间内泊车,让一厘米停车成为可能。
据称,奥迪将会发售安装这种轮胎的车,不过日期至少要到2020年以后,毕竟如今的磁悬浮技术并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技术,大量的技术难点需要被攻克。
固特异“氧”轮胎
固特异绝对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轮胎品牌,“球形胎”已经足够颠覆大家的认知了,但明显它觉得还不够。
在2018年日内瓦车展上,固特异亮相了一款“苔藓胎”,其特点就是青苔在轮胎内部生长,使得轮胎能够从路面吸收并循环水分,从而令苔藓产生光合作用,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
通过别具匠心的胎面设计,“苔藓胎”可以吸收路面上的水分供给内部苔藓的生长,而且它还具有轻质橡胶压缩结构,不需要气压,因此也就不用担心会爆胎。
如果在一座拥有大约250万辆汽车的城市,使用“苔藓胎”,每年会产生将近3000吨氧气,并且吸收超过4000吨二氧化碳,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称得上真正诠释了环保理念。
大陆集团技术性概念胎ContiSense和ContiAdapt
除了像固特异概念胎那种匪夷所思的轮胎外,大陆集团则公布了两款与我们现实技术比较接近的技术性概念胎。
ContiSense的材质是导电橡胶,通过嵌入传感器来检测轮胎面所行驶的地面深度和温度,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车载接收器中,通过强制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可以让那个司机很直观的了解到轮胎的压力,当轮胎刺破或者即将磨损的时候会提醒驾驶员。
ContiAdapt在技术层面上则显得更为先进一些。同样是嵌入传感器,不过它有着更强的制动能力,可以通过改变轮胎接触片的尺寸来适应不同的驾驶模式和路面状况,通过增加轮胎压力形成的较小的接触片产生较低的滚动阻力,从而在平稳和干燥的道路上进行更节能的驾驶。
蜂巢形轮胎
以上的概念轮胎,虽然让人看着很过瘾,但是在现阶段无法量产,这总有些遗憾,不过现实中我们大多会见到一种蜂巢轮胎,它也不失为一个奇特的存在。
蜂巢形轮胎由美国一家公司发明,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原来的充气部分用蜂巢结构来代替,这样不仅不再需要充气,而且也可以起到与传统轮胎类似的减震作用。
蜂巢形轮胎的坚固性好,适合越野、不怕扎、使用寿命也长,美国军方用车多采用这种新型轮胎。
而其实,我们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种轮胎,当然不是在民用车上,民用车使用蜂巢形轮胎并不合算,蜂巢形轮胎舒适性差,制造成本高、摩擦力大还会增加油耗。
但是如果有人细心的话就会发现,摩拜单车就是采用了这种蜂巢型轮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摩拜单车比其他单车成本略高的原因。
从轮胎之上,我们就能看出人类的想象力与实践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像元代万户用47个自制的火箭试图“飞天”,那时的猜想俨然已在如今成为现实,1969年,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嫦娥三号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
幻想总有一天会照进现实,而科技就是连接科幻与现实的载体,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注定我们会见证越来越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Myauto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