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关注 >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2024-03-02 07:36:04

  如果说今年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悬念,那除了会有多少家新势力最终倒下之外,小米汽车承揽了最多的看点。

  在之前小米SU7的发布会上,雷军把最大的悬念也就是这款车的价格留到了现在。对于雷军和小米汽车管理团队都知道,在当下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小米首款车型定价问题将决定小米汽车未来能否一炮走红。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由百度和吉利合资的极越汽车,在发布了极越01后,由于定价上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哪怕其后期很快就全系降价3万,但是在现在的市场上也几乎没有什么声量。

  而小米SU7虽然没有公布售价,但是无论是通过前期保险公司公布的高配车型的上险价格36.14万元,还是后期网络流传的政府内部文件透露出来的一季度产量约2000辆,产值4亿元,折合单车20万元的价格等,小米也是吊足了国人的胃口。

  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上如今风头最盛的两家公司,比亚迪和吉利在新车型定价时都充分考虑到了小米SU7的定价区间,避免自己成为被小米SU7踩着往上爬。

吉利今年最大的目标应该是极氪的IPO

  小米在纯电动领域遇到的最大对手就是吉利系的挑战。网上盛传吉利和小米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并不足信,但是吉利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在纯电动领域的发力是不争的事实。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从吉利接连发布的三款新车型来看:银河E8(17.58-22.88万元)、极氪007(20.99-29.99万元)和全新极氪001(26.9万-32.9万元)所构建起来的矩阵,覆盖了从17.58-32.9万元的价格区间,让同为纯电动轿车的小米SU7在定价上有些进退两难。尤其是银河E8,不仅让小米难受,比亚迪的汉EV同样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上市的全新极氪001,承接了大量的之前极氪001FR上的配置,在产品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其在售价和老款车型保持一致,这就使得新款极氪001在主打高性价比的同时,也给自己打上了性能车的标签。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从吉利的角度来看,今年是推动极氪在美股上市关键的一年。据传极氪去年因为估值低于预期的原因而未能在美股成功上市,那么极氪通过全新极氪001和极氪007来提升终端销量来帮助极氪完成IPO的重任才是极氪今年的头等大事。所以如果把极氪或者吉利的定价视为对小米的绞杀,那么还是小看了李书福的格局。

比亚迪要争夺燃油车市场

  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突破了300万台。所谓高处不胜寒,比亚迪想要再创辉煌其实只有两个方法:进一步把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抢过来以及布局全球市场。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布局海外市场不必多说,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是海外市场需要培养品牌认可度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因此比亚迪要想维持甚至达到销量新高,就需要把目光投向燃油车。

  在争夺燃油车市场上,比亚迪今年祭出的最大的武器就是秦PLUS、驱逐舰05、汉以及唐相继推出荣耀版。其中最为让人震惊的莫过于7.98万元的秦PLUS荣耀版与驱逐舰05荣耀版。这两款车型的推出意味着比亚迪已经做到了电车比油车便宜,并且秦和驱逐舰已经开始直接冲击合资品牌的根基——A级车市场。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在这两款车型登场后不久,现代、大众、雪佛兰以及一众日系品牌降价不可避免,合资A级车的起步价格很有可能直接降到7万元以下。否则消费者肯定会更加倾向于既没有里程焦虑,然后平时又可以用纯电模式降低加油费用的比亚迪插混车型。

  对于一众合资车企来说,如果A级车市场失守,那么就意味着其在国内市场失去了最为重要的销量支撑。下一步,这些合资车企就需要思考是不是还需在中国市场坚守的问题了。因此,与其被迫退出中国市场,合资车企必然会背水一战,把价格压到最低。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7.58万元的伊兰特就是贴着比亚迪来定的价,而7.59万元的自动挡朗逸和6.88万元的雪佛兰科鲁泽,难道真的不香吗?

  可以断定,今年将是比亚迪和合资车企的正面决战。合资车企如果再守不住,可能就真的要考虑未来在国内市场怎么来布局的问题了。

小米的眼光不仅停留在汽车上

  小米汽车作为一家汽车行业新晋者,如果在技术上没有代际上的优势的话,要想在成本上去和吉利/比亚迪来竞争,基本不太可能。比亚迪和吉利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基本过去几年里都已经被数以百万计的车型所摊薄。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按照雷军的说法,其为首款车型投入了超过100亿。所以小米汽车并不应该打价格战,相反应该在能够显示自己特点的领域去做更大挖掘。

  和比亚迪、吉利以及其他车企将所有的盈利都寄托在“卖车”上相比,小米在包括手机在内的整个小米生态链上盈利能力比较强。曾经也有这样的传言,小米哪怕卖车亏损,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做活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让那些企业完成IPO帮助小米汽车来获利。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当然,小米也可以依托自己强大的生态来赋能自己的汽车。在小米的版图中,汽车虽然货值比手机高不少,但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汽车、手机以及电视都只是一个终端而已。

  如果按照这样的维度来看,小米汽车所承担的盈利的压力就小了很多。毕竟把整个生态做起来能够获得的利润远比卖车的毛利率要可观不少。

小米入局压力倍增 国内车企合作共赢还是相互竞争?

  其实哪怕没有小米,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以及由它们带动的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也无法避免。现在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情况依然非常严重,要想真正通过市场手段出清产能,达到最终兼并重组的目的,那么价格战就是最好且最便捷的方法。

  也只有等中国汽车市场真正只剩下几家大车企集团之后,国内的自主品牌才会有真正的底气在全球市场和跨国车企巨头来一争高下。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汽车经纬网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