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驾驶作为全球交通领域的前沿变革力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们的出行方式。从早期简单的辅助驾驶功能,到如今稳步朝着高度自动化甚至无人驾驶的宏伟愿景迈进,智能驾驶行业经历了从概念萌芽到技术爆发的关键阶段。随着传感器精度的持续提升以及算法的不断优化,智能驾驶正逐步从科幻想象走进现实生活。
今年
2
月份,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开启全量推送,真正实现了"上车就能用,车位到车位",小米智能驾驶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项技术背后的奥秘。
颠覆性体验上车就能用 车位到车位
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与传统模块化架构有着本质区别。从传感器信号输入到决策规划输出,全部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建模,凭借数据驱动和模型泛化能力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物理世界,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体验。
过去,用户在不同驾驶场景中,往往需要手动切换功能模块,操作繁琐。如今,只需要上车后开启导航、挂入
D
挡,按下智驾键,就能轻松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该功能具备路边启动、ETC/闸机通行、环岛通行等功能,可实现城市道路、城区快速路、高速道路、封闭园区/停车场的无缝衔接。其优势如下:
驾驶更拟人:车辆行驶轨迹平滑自然,极大减少了急加速、急刹车等操作。系统能够智能预判路况,并规划出「最佳行驶路径」,提前做出合理驾驶决策,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通行更高效:上车即可使用,泊车能力出色。能够灵活应对:对向来车、行人、静态障碍物等复杂情况,还可实现
ETC、闸机卡口的自动通行,全程无断点,大大节省出行时间;
驾驶更安全:端到端大模型具备多维度评估机制,能够实时评估行驶轨迹的安全性。面对复杂路况时,系统反应更为迅速,有效保障行车安全;
应对复杂场景:系统可实时分析路面状况,精准识别潮汐车道、学校路段、丁字路口等特殊场景,并及时提示驾驶员,提升驾驶安全性与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
例如,在拥堵路况下,该系统能够自动跟车,精准保持安全车距,同时确保车辆始终在车道中央行驶,极大减轻了驾驶员频繁操控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负担,有效缓解驾驶疲劳。此外,当遇到前方缓行车辆或障碍物时,系统能够迅速做出绕行决策,显著提升通行效率。
探索物理世界构建海量数据底座
小米SU7
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对物理世界的探索需求以及高阶智驾的功能要求。在传感器选型和安装方面,为规模化探索物理世界筑牢了硬件基础。
小米SU7
全系标配
11
颗高清摄像头,实现了车身周围
360
度无盲区覆盖;小米SU7
Pro
/
Max
/
Ultra版本更是增加了前向激光雷达,进一步强化了前向感知能力。
物理世界建模构建智驾"大脑"
小米构建的智能驾驶物理世界建模体系,是车辆理解复杂驾驶环境的核心,体系分为三层:
▍数据观测层(Ot)
数据观测层就像是智驾系统的"眼睛",数据观测层对这些信息进行接收,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接收并汇总,变得可以被进一步加工。小米HAD会同时采集车身上的11颗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数据,获得车周360°真实、多维度的场景状态信息。
▍隐式特征层(Zt)
隐式特征层如同智驾系统"思考大脑",它从数据观测层接收到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合规处理后,开始挖掘数据中隐藏的特征和规律。但这些特征还不太直观,比较隐晦,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被明确理解。工程师通过后期算法进一步探索,发现小米HAD隐式特征层包含的大致内容是系统对于周边车辆、行人等目标的判别,而且因为模型强大的推理能力,模型甚至可以恢复遮挡区域的信息。
▍显式符号层(St)
显式符号层就像是智驾系统的"翻译官",它把隐式特征层提取到的隐晦特征进一步加工,转化为人类能够直接理解的、明确的符号或标签。有了可懂的符号或标签后,就可以对模型输出结果的正误进行判别,并基于判别的正误进一步优化模型。对于小米HAD而言,模型会秉着安全、舒适、高效、合规、经济的驾驶目标对所有可能的行车轨迹进行筛选,并最终输出一个综合评分最优的轨迹进行最终执行。
这三层分别对应深度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由于物理世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时间维度的建模在其中至关重要。小米尝试联合三层进行时序建模,云端利用未来帧数据提供自监督信号,车端则合理优化模型,以此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性能,推动技术不断进步。
技术到体验全方位提升
随着对物理世界探索的不断深入以及建模能力的持续增强,小米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从底层技术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升级。
在
2023
年
12
月
28
日的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首次重磅公开了变焦
BEV
技术、超分辨率
OCC
技术以及感知决策一体模型等核心关键技术,充分展现出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进入
2024
年,依托建模能力的显著提升以及深度的工程优化,小米智能驾驶系统完成了从"高精地图
+
模块架构,到无图
+
模块架构",再到"端到端架构"的跨越式发展,在技术研发上实现了快速迭代。
早在去年
3
月小米SU7
量产交付之时,小米汽车就已标配高速领航、主动安全、代客泊车、辅助泊车等一系列先进智能驾驶功能。在后续的
OTA
升级过程中,城区场景逐步解锁,从最初的
10
城城市领航辅助覆盖,稳步拓展至中国大陆范围均可使用,并全量推送HAD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目前,小米正全力筹备基于
1000
万
clips场景片段的版本迭代。
-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探索永不止步。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物理世界建模,提升模型对复杂场景的理解和预测能力。同时,持续优化工程落地,提高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拓展更多智能驾驶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智能驾驶体验。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