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又一年的市场洗礼,已经没有人再去否定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各大厂商都在努力研究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有一些需要解决的短板,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续航里程的不足,以及补能方式的低效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都能够规避这些问题。插电式混动在比亚迪等厂商的力推之下已经成了市场主流,倒是增程式电动,从应用至今一直争议不断,那么增程式电动的未来,究竟会怎么样呢?
技术“简单” 但不落后
关于增程式电动“落后”的争论,至少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包括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在内的多位业内大佬均在多个场合表达出对增程式电动系统的不屑。
作为一种普通的动力形式,增程式电动之所以备受议论,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
目前主流的增程式电动系统,一般都有一个燃油发动机,由燃油发动机发电,产生的电力全部用来给电池充电,然后驱动车辆行驶,同时满足车辆的其它用电需求。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能找得到加油站的地方,增程式电动就能够实现无限续航。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被一举解决,也不用因为找不到充电站而发愁。
当然,增程式电动车也是可以充电的,因为发动机发电再高效,其成本也不可能比直接充电更低。加上可充电功能,能够进一步降低用车成本。
这种技术之所以被称为“落后”,问题就出在它搭载了燃油发动机。在很多人看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的就是摆脱燃油发动机,然而增程式电动系统中燃油发动机反而是个核心组成部分,这有违新能源发展的初衷。
与插电式混动相比,增程式电动的结构的确更简单一些,但简单不代表落后。
目前在军舰和民用船舶制造行业中快速普及的“全电推进技术”,实际上就是增程式电动,大量高端装备采用了这种技术。
增程式电动为什么越来越火爆?
业内比较早采用增程式电动的车企是宝马,但真正把它发扬光大的是理想汽车。自创业至今,理想汽车一直坚持增程式电动路线。
曾经的主力车型理想ONE,以及目前的主流车型理想L8、理想L9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并且吸引了大量的高端用户。
在理想的示范效应之下,愿意尝试增程式电动的厂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增程式电动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华为是除了理想汽车之外增程式电动最大的粉丝。目前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M5同时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电动两种动力系统。
更高端的问界M7则全系采用增程式电动系统,两款车的售价都不算低,而且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
除此之外,岚图等新能源品牌也把增程式电动当成了重点发展方向。两年前被很多人嘲讽的增程式电动,不但没有在市场上消亡,反而率先在高端市场取得了突破。
增程式电动大红大紫的确有些出人意料,主要的原因是,它满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一款用车成本低,没有续航焦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并非可以高枕无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增程式电动的路走得越来越顺畅,理想以及问界表现越来越稳健,增程式电动的普及速度也大大加快。
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明确指出插混车型包含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因此在2035年之前,增程式电动都不会因为特殊的工作原理而产生什么政策风险。
不过从2023年开始,增程式电动倒的确有可能遇到一些小的政策波澜。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上海市将不再针对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赠送新能源牌照。
目前的增程式电动系统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而上海市的各项政策一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如果这项政策在全国大城市中形成跟风,那么将会对增程式电动的高端需求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除此之外,增程式电动还有另外一个隐患,那就是适用的车型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出现在中型SUV、中大型SUV、中大型MPV等车型上,只有这种大车,才适合搭载增程式电动。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轿车、紧凑型SUV、小型SUV的需求将爆发。增程式电动系统能不能迅速“小型化”,将是它未来能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
在新能源领域,技术无所谓先进还是落后,能满足用户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就是好技术。
在短期内,增程式电动没有什么后顾之忧,2023年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它需要向更多的细分市场进军,这样才能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正面竞争。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