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的2020年CES上,大疆的览沃科技宣布进军激光雷达,博世也刚刚发力,有市场咨询公司预测未来5年内该领域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8亿元,结果是2020当年就达到了18亿元。
在2020年底,量产乘用车开始装上激光雷达,这一配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也成了车企卖车的噱头。直至2021年底,共有20多款新车型已经公布将标配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正处于上升期。
资本加注 车企圈地
今年1月,车规级MEM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一径科技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Pre-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鹏汽车领投,上汽集团旗下尚颀资本、东风交银汽车基金、英特尔资本等继续加注。这是2022年激光雷达的第一笔融资。
过去的2021年,国内全年与激光雷达相关的融资事件合计25起,金额超140亿元,车载激光雷达共收获近38亿元的资金。
自2021年初的Aeva获得2亿美元融资后上市,至此已有多家激光雷达企业闯入二级市场,但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
恰在此时,禾赛科技宣布已在科创板IPO,本以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就此诞生,它却在几个月后被迫终止上市。这像一枚重锤给躁动下的激光雷达冷静的击打。
“产品序列还存在问题,量产效果还不具有说服力”,撤销上市申请后,禾赛科技的融资、订单仍然紧锣密鼓进行着,并先后两次获得了总额3.6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中小米、美团的名称赫然在列。
在科技企业涌入造车潮之时,很多公司急于先抓住核心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小米为例,自研造车部分至今没有阶段性成果输出,但是投资与收购的动作却并不少,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汽车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都已纳入小米投资名单,传感器市场瞄准的正是禾赛科技。
禾赛科技也是百度的囊中之宝,集度汽车已经定点禾赛。2022年CES展上,禾赛科技首次公开展出已获数百万台定点、搭载新一代自研芯片的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并重磅发布了全新近距超广角激光雷达QT128。
AT128是禾赛面向ADAS前装市场推出的一款主激光雷达,可以为量产车实现L3+ADAS功能提供必要的感知能力。禾赛AT128已经在全球获得数百万台的主机厂前装量产定点,包括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在规划产能百万台的禾赛“麦克斯韦”超级工厂全面量产交付。
对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投资,同样引起了车企的重视。就激光雷达来说,蔚来早在2021年初发布的ET7上标配激光雷达,来源正是蔚来资本投资的Innovusion图达通。
Innovusion图达通在CES上展出了即将搭载于蔚来ET7的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猎鹰。与此同时,首款图像级中短距激光雷达Robin也是全球首次亮相,将与猎鹰组合为整车周边的全方位感知方案建立更有效的安全及性能保障。
而后,小鹏也找到了自己的“盟友”——一径科技,这是一家车规级MEM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1月10日,一径科技完成Per-C轮融资,由小鹏汽车领投,金额数亿元。一径科技的技术路线是MEMS激光雷达,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已跟多家无人配送、无人物流技术公司达成定点,包括嬴彻科技、元戎启行等。
再往前几天,比亚迪正在与速腾聚创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激光雷达硬件、智能感知软件和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领域都将有深度合作,同时速腾聚创亮相2021比亚迪投资企业CEO年会,受到汽车圈的欢迎。
稳住激光雷达阵脚,也是确保明年量产车及时搭载激光雷达的关键。因为极狐阿尔法S去年底的交付延迟,引来一波争议,不免令人担心今年交付的新车型能否如期兑现。
图达通CEO鲍君威在年底的沟通会上说到,在激光雷达量产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到靠谱的供应商。做汽车量产供应商既要满足稳定性要求,又要保证毛利的接受程度,这需要上下游达成共识。同时鲍君威保证,图达通的激光雷达不会跳票,将在今年确定实现上车。
量产元年 谁能称王
2021年被称为激光雷达元年,车云菌统计已有21款车型宣布搭载激光雷达,将于2022年快速放量。国金证券研究预计2022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达42亿元,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超300亿元。千万亿市场价值让激光雷达企业迎来又一个春天。
国内车企对激光雷达的接受态度是非常开放的,投资、自用与合作,这为国内激光雷达企业的生长带来良机。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崭露头角。
在已公布的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中,速腾聚创、图达通、禾赛科技、华为等品牌多次出现,这几家在先机之下成为入局的第一梯队。其中,产品和技术路线还存在一些差异。
据了解,激光雷达主要分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半固态式激光雷达以及固态式激光雷达。机械式激光雷达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360度的水平视场扫描,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测距距离,但体积大、成本高、装配难度大。
半固态激光雷达包括二维转镜式和MEMS振镜技术在内,其扫描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强,但运动复杂、转动频率高、寿命有限。
全固态式激光雷达体积小、成本更低,被认为是市场的未来趋势。
国内头部——
刚刚过去的2022年CES激光雷达大赏中,半固态激光雷达占主要地位。图达通、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均发布新一代激光雷达,大部分为中短距近场激光雷达,用于360°近场补盲。
图达通发布了新产品中短距激光雷达Robin,主要装在车辆的侧翼板、前灯、尾灯或保险杠上,配合前视超远距激光雷达猎鹰共同实现车身360°环视感知。
禾赛科技远距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是禾赛面向ADAS前装市场推出的一款主激光雷达,搭载自研芯片,已获全球百万台主机厂前装量产定点。最新发布的128 线机械旋转激光雷达QT128,具有20m 探测距离,主要用在L4 级robotaxi 和robotruck 进行补盲,预计2023 年第一季度量产交付。
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
RoboSense的核心产品包括MEMS固态LiDAR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机械系列LiDAR系统技术解决方案。2021年上半年,其核心产品RS-LiDAR-M1完成了SOP版锁定和车规级量产,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车规前装量产交付的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这款产品获得了来自比亚迪、广汽埃安、威马汽车、极氪、路特斯、嬴彻科技、挚途科技等企业的众多乘用车和商用项目定点订单,覆盖超跑、轿跑、SUV、重卡等各类车型。CES上发布了128 线机械旋转激光雷达RS-Ruby Plus。
此外,Livox 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 HAP,即与小鹏P5的合作款,采用的是旋镜式类固态技术方案。
国内这几家头部企业的集中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混合固态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一是MEMS振镜的技术路线、通过微振镜,做水平跟垂直两个维度的震动扫描。二是棱镜式,它是通过六面镜或者八面镜旋转来做水平方向的扫描。然后通过转镜做垂直方向的扫描,也就是通过棱镜加转镜的镜头组,来实现垂直跟水平方向的二维扫描。三是通过芯片化,把扫描的光源通过芯片集成再通过一个一维转镜实现折射扫描。
专家指出,这三种技术路线的差别都非常的大。既然是技术路线,它里面的内部结构、使用的原材料、核心部件都是有一定差异的,成本存在一定差异。
国外领衔——
Velodyne被认为是车载激光雷达的泰斗,机械式产品为主,但从2016年就开始研发固态激光雷达,主要产品包括Velarray H800与Velarray M1600,是专为汽车性能而设计的。
法雷奥是全球首款量产车载激光雷达的提供商,目前的市占率达到近30%。据资料显示,2017年推出以来,产量已超过150,000颗。法雷奥第二代激光雷达SCALA宣布搭载于全新奔驰S级轿车上,可实现L3级自动驾驶。
法雷奥第二代激光雷达SCALA
2022年CES消费电子展上,法雷奥的第三代扫描激光雷达首次公开亮相,将在2024年上市。其主要客户为奔驰、宝马、奥迪,与中国自主品牌暂时没有合作。
Luminar于2020年上市,目前也是发展正盛的公司,在全球都有定点车企,主打产品Hydra 和Iris,,2022年CES上宣布与沃尔沃合作。
Ouster较为独特地主打数字激光雷达,并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其最新产品DF(Digital Flash)系列固态激光雷达,为前装量产市场提供了一个灵活、可扩展的高性能固态数字激光雷达平台。DF系列面向2025年量产车项目,目前已经向部分OEMs和Tier 1交付了功能原型机和样机。
后续部队——
元年之后,激光雷达在车载领域吸引一批新的入局者。
在2021年年末,激光雷达公司北醒光子宣布2022年进军乘用车领域,当前北醒的产品主要应用在大交通方面。北醒光子CEO李远表示,“北醒LiDAR在轨交、高速、民航和工业传感领域不断打磨量产能力,积累可靠性经验,这些都将助推我们加速挺进自动驾驶赛道。”
其车载激光雷达最大的实现难度在于,车规是车有一套自身的规范,在这个节点我们挑战的不是科学原理,挑战的是工程工艺。要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满足比较好的性能,良率还要非常高,这对工程化是非常难的点,李远总结道。“就光机系统来说,我们认为激光雷达应该是未来5~10年,整个工程界光机系统的明珠,能跟它媲美的可能只有光刻机,但光刻机又不是量产设备。”
美股AI视觉企业微美全息自去年起在激光雷达领域布局,今年更受到了资本注意。微美全息去年宣布获得光学全息用的3D全息脉冲激光处理装置的专利,并已经在开发3D全息脉冲激光雷达产品。
去年,北科天绘发布的图像级超高分辨率固态激光雷达C-Fans-256,是全球首款256线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北科天绘拥有自研芯片,在自动驾驶业务线也有研发,其产品在低速自动驾驶场景应用较多。但市场发声较弱,产品迭代较慢,在乘用车激光雷达量产时代,它的市场会如何开拓也很重要。
北科天绘CEO张智武认为,“激光雷达产业确实比摄像头还大,竞争激烈会淘汰一批护城河不深的创业公司,未来市场上应该有5—10家成规模的激光雷达企业存在。”
如果说三年前对自动驾驶传感器的路线争议,令激光雷达企业看不清前方的路,那如今可谓拨开迷雾、预见光明。
光学企业受到市场和资本看好,涵盖镜头、透镜、棱镜、转镜等光学零部件企业迎来一小波发展高潮。量产之后,技术进步加上规模效应带来的激光雷达价格下降,会进一步推动行业增长。
当然,不排除不可抗因素的出现,就像北醒光子说过的那样,2019年在稳步上涨的订单规模面前,对2020年做出了极其乐观的预判,然而没想到新冠疫情的到来,打乱了一切节奏。
经过行业波动、疫情突发的沟壑,2022年激光雷达终于上车。上车之后才是亮剑的开始。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