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车文化 >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2020-09-04 08:44:07

  新款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W223)首发的时候,很多人拿出了W222代的照片当作论据,阐明自己认为新款不如老款“稳重,大气”的观点。但是昨天参加发布会的人,都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新款S级的强大气场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其实,这一幕在宝马通过4系带来“大鼻孔”的时候早就发生了一遍,只不过这种感觉在有限的记忆时间里被淡忘,并随着实车曝光度的增加,现在有更多的人说:真香。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读不懂刚上市的新车美?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好不好看?你说了算,你说了也不算

  人是情感动物,情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些想法和行为是没办法用科学量化和解释的。什么样的车好看?如何设计才能让消费者买单?是设计师从入职到退休都头痛的问题。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不过好在人有共性存在,因此在汽车设计界对好看的设计我们有一个总体的标准:元素协调,比例匀称,尺寸合适。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个性的东西,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设计。但是只有共性的设计只做到了“稳”,而有个性的设计虽然可能令人眼前一亮,但也同样存在风险,万一大家都觉得丑,内在的东西也没有吸引力,那这个车就凉了。因此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共性和个性之间找到适合这辆车定位的精准平衡。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在评价美与丑之前,我们都会在心中设立一个标准,标准之上就是美,标准之下就是丑。这看起来是相当主观的问题,也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有一种我来决定这车好不好看的尊贵感,但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真的是这样,广大的广告从业者就可以集体下课了。曾经有位奥美的前辈给广告做了个简洁的定义:广告就是创作并传播内容,来改变他人的看法或感受,以促成其行为的改变。你看到媒介传播中围绕这辆车生产的广告都是让你在潜意识里对它的设计产生好感;更不要说新媒体信息爆炸的今天,门户的大数据算法永远给你推送你喜欢看的内容。如果你欣赏这辆车,那么你将会看到关于这辆车越来越多的内容,随着频率的增加,好感度也会上升。有些人就是在这种:开始觉得有点丑,后面觉得还行,进而越来越了解后,掉入了营销的“圈套”中。

  这就是广告的目的:我要你觉得好看。

设计是内外配合的问题

  当然,上面提到的情况只能代表部分消费者。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外,他们看上市新闻只看配置功能介绍,外观内饰这些主观的东西就靠自己的生活和阅历积累来评价。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一款新车上市,特别是之前就出过很多代的经典车型,厂家总希望在保留精髓的同时,多点创意,带给消费者足够的新鲜感。但有时候几年前就拍板的“太大胆”的创新,总会迎来褒贬不一的评价。

  当席尔瓦把奥迪A6的两张小嘴合成一张大嘴的时候,正面来说:这更显示出了奥迪前脸的霸气,简洁;反面来说像是偷懒,实在没地方创新了。而后来,“大嘴”成为了奥迪的标志性设计,还激励着友商,在进气格栅越来越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大嘴还是那张大嘴,但为何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少?是大家真的接受了?还是无奈为之?受不了可以选其他品牌嘛,所以大家的审美并没有被绑架,而是随着接触的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品牌的审美,从内饰发觉与外观的联系;从操控感受车辆性格与内外饰设计的情感连接。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摸过新款W223 S级的实车后,你会发现它的外观这么设计是完全和内饰强调的科技感匹配的;前后车灯的轮廓线条相比W222有大幅度的精简,但内部的科技含量则是成吨地增加,这种外观的简洁与内涵的丰富对冲,不就是反映出了它的潜在消费者那种低调奢华的气质,那种成功到已经无需外表,只为讨好自己的诉求吗?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宝马4系的“大鼻孔”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拥有家族轿跑产品线中最长的轴距,最大的“鼻孔”。虽然在过去4系长期只是3系轿跑车的身份,那个时候它甚至不配有专门的名字。但随着车型的独立,加上前面两项的突破,关于“大鼻子”的故事变得立体丰满起来,这个时候你再来看,是不是觉得读懂了这份美。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当然,我从业生涯也遇到过不少反面的例子,普遍集中在经济型轿车的年轻化与运动化改款当中。有些车,外观又是大尾翼,又是双色轮圈,颜值起码500马力,打开发动机舱一看,一台小发动机空空荡荡。。。内饰更是照搬原版,从车内到车外仿佛老了20岁。不过由于价格便宜,它们也适合想买一辆年轻好看,但又不想花太多钱的消费者。

秀的产品延续传统,划时代的产品打破传统

  在商品面前,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不知道有多少人思考过:如果刚上来一款新车,你就觉得各方面都恰到好处,那么除非这辆车非常耐看,否则你很快会觉得它的设计过时了。

  一旦消费者觉得产品过时了,这款车本来不那么过时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全部都要受连累,巨额的研发经费不说打水漂,一大半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设计师的工作就算失败了。而一款车,特别是全新换代的车型,少说中期改款前卖5年,为了在发布的这5年内,都让这辆车的设计不落伍,一些初期看起来奇奇怪怪的设计就出来了。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车型来说,设计上打破传统的过程,就像你的第一次约会: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要知道无论键盘侠们如何评论美丑,他们都不需要付出成本;而在“丑声一片”出来之前的几年前,领导层就要拍板这样的设计,车卖不好乌纱帽可不保,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自信,设计冻结之前的推敲琢磨也难以想象。这,大概也是这类车型自带的魅力。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曾经兰博基尼设计之父甘迪尼的故事。他设计的Miura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车,即使这样,他的后续作品兰博基尼鬼怪还是被后来收购兰博基尼的克莱斯勒驳回,认为他的设计有缺陷,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甘迪尼版鬼怪甘迪尼版鬼怪

克莱斯勒版鬼怪克莱斯勒版鬼怪

  我不评价两辆车谁更好看。只想说明设计的背后:在一款车的设计冻结之前,它的边边角角都经历了无数次推敲:在一款新车上你所吐槽的一个看起随意的拐角,可是干掉了剩下的所有备选方案脱颖而出的产物。

  大师创造了Miura又怎样?那只能代表过去,当设计没有经受住挑战的时候,大师照样会翻船。

为什么你get不到上市新车的美? 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

  另一方面,上代车型的过于成功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给新款“挖了个坑”。当老款的完美印象在你我心中根深蒂固,如何花尽量少的理解成本,让你了解新款,接受新款,厂家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打破传统的产品,要么成了小众,要么被大众接纳从而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风险越大回报就越大,这样看来,汽车设计师的工作真是太刺激了。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名车志Daily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