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小康股份(证券代码:601127)旗下子公司SF MOTORS,以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电池系统公司InEVit的事情,惹来了监管部门上交所的“重点关注”。
本来,中国上市车企到海外收购公司,并非什么罕见事情。同时,3300万美元的对价金额,也算不上十分巨大。
但这次收购之所以令业界哗然,甚至惹来上交所的问询,自然有着其不寻常之处。
对此,有网友甚至戏称:“想把在中国割的韭菜拿到美国去胡乱买买买?还得先过上交所这关……”
那么,作为新造车势力的SF为何会“惊动”监管部门呢?这透露出哪些重磅信息呢?记者就此做了一番分析。
InEvit是家什么公司?负资产还能溢价87倍?
提起InEvit,估计在国内认识这家公司的人并不多。但InEvit的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却一点也不简单。
这位来自硅谷的工程师不仅曾担任过特斯拉的首任CEO,还一手奠定了特斯拉的技术模式,是特斯拉真正的“技术之父”。
艾伯哈德(左)和马斯克谈笑风生
可惜,艾伯哈德和马斯克之间的关系,有点像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双方终因理念不合,导致艾伯哈德离开特斯拉,转而创立了InEvit。而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以及InEvit创始团队大牛云集,使得该公司受到了有意在美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小康股份的关注。
根据双方在签署《合并协议》时的评估,InEvit公司净资产仅为-39.11万美元。小康股份旗下子公司SF MOTORS最后要以87倍溢价、对价3300万美元来收购这家公司,一时引起业界哗然。
小康对InEvit的收购为何疑点重重?
根据此前签署的《合并协议》约定,SF MOTORS采取现金与股权支付的方式收购,其中现金支付1980万美元,股份支付对价1320万美元。
根据协议,交易完成后,InEvit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及其团队,将全职加盟SFMOTORS。
但是,小康股份随后又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与创始股东的合作模式发生变化,对InEVit的未完成支付对价部分将不再支付,同时《合并协议》已履约完成。除此之外,公司还将与InEVit的创始股东共同出资90美元共同设立新公司Tiveni,双方各持有Tiveni45%的股权。
连串动作之下,使得小康的这场收购,可谓“迷雾重重”。
不仅我们这些看官看不明白,就连监管机构上交所,显然也没搞懂小康股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因此向小康股份发出了此番问询。
而上交所的问询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SF MOTORS现金支付1980万美元的资金来源是哪里?截至目前已支付的具体对象、金额和时间是什么?
2.为什么《合并协议》未完成支付,但履约已经完成?
3.小康股份现金支付的1980万美元是否已取得相应的对价或者回报?如否,是否享有追索或者要求补偿的权利?是否表明小康股份对InEVit的收购未能实质性完成?小康股份与InEVit的创始股东马丁•艾伯哈德等人的合作未达预期?
4.InEVit资产-39.11万美元,评估值3430万美元,增值率8772.7%,最终确定交易价格为3300万美元,是否存在估值过高?小康股份管理层是否进行了审慎判断和决策?前期风险揭示是否充分?
从目前上交所关注的焦点来看,这些疑问直指这次交易的核心关键所在,也就是交易资金来源是否明晰?交易中的条款是否会危机股东利益?以及对InEVit是否估值过高?
东风风光销量下滑,小康股份业绩基盘受挫
伴随着收购案被问询,小康股份近来的业绩基盘,也显露出了颓势。特别是其与东风集团合资的东风风光,更出现了业绩的大幅度下滑。
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东风风光共销售新车27.1万辆,其中风光580车型销量就达到了17.6万辆,占据了全品牌总销量的64.94%,是当之无愧的支柱车型。
客观地说,去年风光580的热销,确实为东风风光的业绩起到了相当强劲的提振作用,也是小康股份的利润一大来源。然而,太过倚重单一车型的结果,往往就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截至2018年4月份,东风风光580系列车型月销量仅剩2526辆。与2017年高峰时相比, 1-4月累计同比下跌竟然达78.84%。
支柱车型的销量竟然出现如此崩盘式的下滑,自然也让小康股份的业绩基盘蒙上了一层阴霾。这是否会为SF后续造车产生影响呢?
小结:
由于小康股份方面对上交所的问询还未正式作出回应,对于这次交易的内幕我们也不好乱加揣度。
但从这次问询上交所展现出的态度来看,对于车企在海外买买买的行为,国家目前已经加强了监管。毕竟,小康可不像是蔚来那样要在纳斯达克上市,花美国股民的钱。
毕竟,在国内割的”韭菜”,可不好随便在国外“挥霍”。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