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宣布主力车型D9涨价6000元,引起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个例,比亚迪品牌最近对王朝系列部分车型的售价进行了下调。
从整体上来看,绝大多数厂商也都在持续降价,不出意外的话,2023年的新能源市场,降价将成为主旋律。
但降价也分为不同情形,不少汽车厂商降价是为了生存;另外一些厂商降价则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比亚迪就是后者中的典型。
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86万辆,销量规模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比亚迪的降价,对消费者来说是福利,不少汽车厂商却感到阵阵寒意。
两种不同的降价方式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降价大潮,是从特斯拉开始的,随后各大品牌纷纷跟进,比亚迪算是较晚加入降价大军的主流品牌,直到近几天,部分比亚迪4S店才对部分车型的售价进行了下调。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比亚迪官方并没有像特斯拉、小鹏汽车那样直接宣布降价,降价行为是各地4S店自发进行的。
根据国内媒体的调查,北京、上海等地的比亚迪4S店下调了部分王朝系列车型的售价:汉EV下调1.5万元,目前在售的入门车型也有1000元左右的降幅。
不过比亚迪的降价有些与众不同,实行降价的主要是老款王朝系列车型,例如2021款秦PLUS EV、2021款汉EV等,这些车型上市都有将近两年时间,本身的竞争力有所减弱。
因此比亚迪的降价,更像燃油车市场的清理库存行为,与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没有直接关系,对其他厂商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但另外一种降价就不一样了,那就是通过推出新车的方式来变相降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
2月10日,新款秦PLUS DM-i车型正式上市,各项性能和配置基本维持不变,但入门车型售价降至9.98万元,顶配车型售价则跌破15万元,给其它汽车厂商带来了很大压力。
比亚迪降价 其它厂商深感寒意
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2月份销量超过了19万辆,而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只有约50万辆,比亚迪占比接近40%,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在此之前,只有个人电脑行业的联想、手机行业的华为能够相对接近这样的市场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的降价目的就很明显了,一是继续“围剿”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为了给新能源竞争者制造压力,保持领先身位。
根据乘联会等专业机构的预测,预计2023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将保持零增长,即2000万辆左右,而新能源车型的批发销量将达到850万辆左右,比去年多卖300万辆左右。
比亚迪的降价,让不少燃油车尤其是合资燃油车竞争力减弱。数据显示,本田汽车2月份在华销量只有约7.4万辆,同比下降30.1%。
对不少新能源厂商来说,比亚迪的降价同样带来比较大的竞争压力。目前比亚迪在品牌影响力、交付能力、产品性能等方面有着相对优势。
比亚迪降价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比亚迪搞的是车海战术,几乎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每一次降价都可能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客户。
其次,比亚迪目前在技术、口碑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其它厂商短时间内难以赶超。如果跟着比亚迪的节奏来规划产品,也会影响它们的竞争力。
市场越来越成熟 消费者需要比亚迪
事实上,比亚迪现在的发展道路,与被美国制裁前的华为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迅速抢占市场,当年的华为,凭借手中的麒麟芯片及系统等优势,几年内就曾冲到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
现在的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等核心技术,同样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
比亚迪的降价,是在技术形成突破之后,在生产成本下降的基础上进行的降价。这种降价越多,消费者得到的福利就会越大,同时还可以促进市场内的良性竞争。
过去自主品牌汽车厂商总靠低价取胜,但在日趋成熟的新能源市场,技术成了降价的源动力。
不出意外的话,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降价将成为常态,与之伴随的是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对消费者来说,这显然是个利好消息。也只有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创新推动的成本下行带来的降价,才能助力其真正掌握市场主导权。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