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众多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的表现是最稳健的。11月份旗下主力车型理想L9销量达到了9087辆,定位较低的理想L8月销量也达到了5093辆,均进入第一阵营。
看上去一切都在走向正轨。但理想仍然需要解决如何赚钱的问题。
12月9日,理想汽车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单季营收93.42亿元,同比增加20.2%;单季亏损16.46亿元,在第二季度的基础上又暴增了156.7%。
财报发布当天,理想汽车股价暴跌12%。一面疯狂卖车,一面又大幅亏损,理想汽车的状态显然有点不正常。那么理想汽车的未来究竟会怎么样呢?
令人看不懂的财报
公司业绩与股价倒挂,这是资本市场上的常见现象。但销量持续提升,净亏损直线上升,这种情况却并不多。一般情况下,商品销量好必然会带来利润的提升,但理想汽车的表现,却展现出了明显的亏损。
最近两个月,定价较低的理想ONE在理想汽车销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小,理想L8和理想L9迅速崛起。
与此同时,在销量规模提升之后,理想汽车的零部件采购价和单车生产成本也应该随之降低。然而理想汽车不但大幅亏损,连毛利率都守不住了。
理想汽车在去年这个时候亏损仅为2150万元,一度接近盈利,毛利率也仅次于特斯拉,常年维持在20%以上。
对此理想方面有自己的解释。公司创始人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最近几个月理想ONE提前退场,理想L8、L9提前上市,导致此前为理想ONE准备的零部件储备无用武之地,这一项就带来了超过8亿元的损失。
除此之外,李想还表示,第三季度公司大幅增加了销售成本和营业费用,也增加了公司的支出。
以前的理想汽车是靠理想ONE一款车打天下,但现在仅仅是L系列就有三款车,这需要理想建设更多的销售网络、增加更多员工,运营成本随之飙升。
同时,理想汽车还在进行未雨绸缪。在此之前,理想汽车之所以能够维持20%左右的毛利率,首先是因为它只有理想ONE一款车,成本非常低;其次则是因为增程式电动路线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并不需要大手笔的研发投入。
但增程式电动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从2023年1月1日开始,上海市将不再针对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赠送新能源牌照。如果其它大城市陆续效仿,势必会对理想汽车的销量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从三季度开始,理想汽车加大了纯电平台的研发力度,导致研发费用飙升到了18亿元,同比大增103%。
理想公司给出的这些理由,还是比较合理的。总体来看这些新增加的费用都是暂时性的、可控性质的,而且能够在未来某一天收回成本。
理想汽车是新势力头部厂商,目前号称有超过500亿元的现金储备,除非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否则凭借不断扩大的销量规模和不断提升的口碑,理想汽车不太可能陷入经营危机。
真的能高枕无忧吗?
第三季度出现巨额亏损,连累股价一直下跌,对理想汽车来说应该只是短期现象,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并不能直接与公司经营状况划等号。
从目前来看,理想汽车还走在正确的道路上。L系列车型能够紧紧抓住高端用户的购物心理,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理想汽车比蔚来和小鹏都更加稳当。
然而理想汽车并不能高枕无忧。现阶段,理想汽车有两个不确定因素,第一是增程式电动的“红旗”还能打多久;第二,则是理想汽车是否真的具备研发纯电动车型的能力。
增程式电动是一种比较另类的电动系统,其随车搭载了一款燃油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能找到加油站的地方,增程式电动车就不存在续航焦虑。
这一特点为理想汽车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油发电的效率,再怎么改进也不可能与纯电动车型相提并论。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越长,充电基础设施越完善,增程式电动的吸引力就越弱。也就是说,短期内增程式电动可能比较受欢迎,但从长期来看,是一种注定要被淘汰的技术路线。
有鉴于此,理想汽车明显加大了在纯电动领域的投入,准备研发真正的纯电动平台。这样的投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抵挡增程式电动没落之后的冲击,取决于理想汽车在纯电动领域的发展速度。
但纯电动车型的研发成本相当大,到目前为止,各大厂商在该领域内烧钱无数,真正形成突破的并不多,与业内两大巨头比亚迪和特斯拉相比差距明显。
从短期来看,理想汽车的销量、口碑应该都不会出现问题,其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未来。能不能解决,不但要看理想汽车的自身表现,还要看大环境的变化。这条转型之路,并不好走。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