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个小时的漫长谈判,欧盟27个成员国的能源与环境部长们终于在6月29日达成一致:从2035年起,欧盟各国只允许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新车注册。在纯电动之外,欧盟发明了一个新词: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新车。
欧洲车企如何应对?
当前,包括大众、奔驰、宝马、沃尔沃在内的欧洲知名车企基本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纯电动车进程。不过自发的调整和法规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个可以从市场的需求自发进行调整,另外一个就必须从满足法规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产品。
对于大众、宝马这样的全球车企来说,其还需要兼顾不少海外市场。而在很多收入并不高,充电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且依然钟爱燃油车的市场,全面转型电动车意味着在某些目标市场的撤退。
所以欧盟推出的这项政策,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得到所有成员国的一致响应。德国、意大利、葡萄牙、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六国对于全面纯电动的计划持有不同意见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作为汽车工业强国的德国,如果先于竞争对手而全面放弃燃油车,无疑将会丧失不少的订单和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中国、美国并没有出台全面禁售燃油车政策的情况下,欧盟的政策无疑束缚住了德系车企的手脚。
混动技术还有机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有类似于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等各种混动技术,将能够确保那些对电动车有顾虑的消费者依然可以有足够的备选方案。
根据达成的协议,欧盟相关机构将在2026年审查混动技术,是否能够符合2035年零排放的目标。如果可以满足零排放的要求,按照欧盟的说法,其对技术是持中立态度。
对于欧洲来说,一场冲突让欧洲深深意识到了其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性之大,使得其在战略上难以真正做到战略自主。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推动汽车行业纯电动化,一方面能够大幅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通过能源战略自主来上升为整体国家战略自主。
另外一方面,纯电动也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鼓励欧洲相关企业加大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力度,确立自己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
如今高企的油价,还对欧洲乃至全球国家的通货膨胀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构成了非常大的挑战。
电芯供应恐成最大挑战
其实要全面迈入电动车时代,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电芯的供应。目前来看,电芯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一个供应紧平衡的情况。
在电池企业方面,欧洲本土除了有一个刚刚成气候的Northvolt之外,再没有其他知名的电池企业。放眼全球,电池技术更多还是被中韩两国的车企所把持。
从欧洲车企角度来说,欧盟制定的全面电动化的战略,可能进一步导致欧洲市场电池供应不足。这时候,电动车制造和销售的利润中的一大部分将被电池企业获得,而整车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可能会被削弱。
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欧洲车企应该会大规模布局电池产能。通过增加欧洲本土的电池产能,来助力欧洲电动车产业能够快速发展。
不过除了产能之外,如今持续高涨的电池成本所导致的电动车屡屡上调价格,对于各大车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电池价格如果长期维持在高位,必然导致电动车的竞争力不足。即便欧盟全面推进电动车,必然会打压普通欧洲消费者新车购买的消费力,如果影响到欧洲的整体经济对于欧盟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谁将得到豁免?
在欧盟的新政中,年产量1万辆以下的汽车制造商可得到一个五年的豁免期,这些企业可以在2040年再禁售燃油车。
毕竟从整体排放量来看,这些企业由于销量相对有限,对于整体减排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此外,这些企业体量和规模较小。
除非能够得到大众、Stellantis这样的大集团的帮助,否则靠自己进行电动化转型,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给到这些企业更为宽裕的转型时间,也是比较人性化的政策。
法拉利之前也曾公布了自己新能源战略。在法拉利的规划中,虽然今后一段时间纯电动车型的比重将会持续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混动技术将占据旗下车型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只要2035年之前,混动相关技术得到欧盟的认可,其实无论是对于大众、奔驰还是法拉利这样的车企来说,都不太紧张。
其实在欧盟从通过相关议案到得到全部27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这中间还是经历了比较困难的谈判,但真正全面禁售燃油车其实离我们还很遥远。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