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如今在国内市场顺风顺水。2021年,即便面临反复的疫情以及缺芯危机,小鹏汽车取代蔚来,牢牢占据国内新势力车企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和不少其他新势力一样,小鹏还高调宣布了自己进军欧洲的计划。但从最终的交付成绩来看,2021年小鹏在欧洲仅仅交付了486辆。
对于小鹏来说,自己刚刚进入欧洲,需要时间来熟悉并建立体系能力。但这个成绩却仍是差强人意。
销售模式需要反思
新势力在国内大多采用直销模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在欧洲市场,这种模式要走通并不容易。
在品牌力和产品力相比于特斯拉、大众MEB本来就没有太大优势的情况下,小鹏这样的新势力品牌想要在欧洲卖得好,更多还是需要当地经销商不遗余力来为自己进行宣传。
为此,小鹏汽车在欧洲当地携手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Emil Frey NV、Bilia落地“直营+授权”新零售模式。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直营店将是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而授权经销模式则更多依靠当地实力较强的经销商来为小鹏进行宣传。
但这种看似兼顾两种模式优点的做法,其实也有弊端。直营店成本很高,更多地建设直营店意味着就无法有更多的资源来补贴经销商。
对于经销商来说,其也是要看卖小鹏汽车能获得多大的收益来衡量自己投入多大的资源来为整车企业宣传。
这点小鹏和比亚迪不同,比亚迪大规模补贴经销商,极大地调动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在欧洲的销售成绩比小鹏好了不少。所以下一步小鹏要不要调整自己的策略,值得思考。
自动驾驶优势难以发挥
智能网联系统的本地化。小鹏在国内能够取得比较不错的销售成绩,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激进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但是自动驾驶需要在所在地进行大量的测试,并通过对所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反过来优化自动驾驶算法的一个过程。
当前,小鹏的自动驾驶方面的数据主要是在国内市场积累,而考虑到欧盟和中国不同的交通法规和道路情况,小鹏难以直接将NGP直接移植到欧洲市场来用。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即便小鹏在欧洲市场积累了足够的道路场景数据,在欧盟GDPR数据法规的严格限制下,其也很难将相关数据传回中国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工作。
所以,小鹏想要在欧洲市场发挥自己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就需要在欧洲当地建立自己的自动驾驶算法团队以及相关的测试能力,而这些不仅投入较大,也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
小鹏需要在欧洲市场建立体系能力
目前,小鹏进军欧洲的车型都是在国内生产完之后,海运到欧洲。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海运物流费用暴涨。和大众、特斯拉这些在欧洲当地已经本地化生产的电动车品牌来说,单纯依靠进口的小鹏受到的挑战不小。
一方面,这其中有不小的关税和物流成本,让小鹏承压不小;另外一方面,这种整车出口的模式,会让小鹏在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上大打折扣,任何一个售后零配件都需要从国内调运,时间和成本都很高。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小鹏还是其他车企,但凡想要在某个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有在当地长久经营的打算。而在当地建厂,也是给到当地消费者信心最好的方法。
依托自己在当地的工厂以及不断完善的研发职能,才能更好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并及时响应消费者的诉求。
否则如果所有事情都要依靠远在万里之外的国内研发中心和销售团队进行协调,以整车企业内部冗长的流程,必然会导致自己在海外市场逐步丧失快速应对市场的能力。
包括上文所提到的销售团队、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本地化,都和工厂一样,在欧洲市场必不可少。毕竟在欧洲人眼里,蔚小理和特斯拉,还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竞争者。
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当下,我们理解国内车企希望进军欧洲市场的心情。尤其是对于小鹏这样的全新品牌来说,更是需要在欧洲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持续经营,才能在欧洲消费者中间积累自己的口碑和品牌号召力。
但是考虑到持续研发以及公司业务扩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为公司带来利润的欧洲市场,可能成为小鹏身上一个沉重的负担。
图片
下一步何去何从,小鹏还需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在成熟且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小鹏不可能仅仅导入几款车型,并将车联网翻译成英文,就能在当地取得不错的成绩。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