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缺芯”导致的汽车供应链危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加速推进,无不彰显2021年是变局之年,也是汽车业艰难又奋发的一年。不变的是,在这一年中,中国依然是全球汽车业的最重要且体量最大的单一市场,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有关情况时指出,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新能源强势,首度成为增长“主引擎”
在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总体稳定的大环境之下,作为近年来重点支持的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1年迎来了开花结果的高光时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
通过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约132.1万辆,而全年整体汽车销售的增量为99.8万辆,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增长的第一引擎,逆转了从2018年以来汽车市场3年下跌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政策稳健的护航。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在过去的2021年中,我国汽车工业“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换电模式应用试点,优化调整‘双积分’政策,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提升公共领域电动化水平。”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的时间点,无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充分说明了这一市场已经从最开始的政策驱动转而成为市场驱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从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的占比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的目标”,有望在2022年实现。他表示:“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呈现良好的增长表现,尤其是月度连续环比持续稳定增长,体现了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需求相对比较旺盛。再叠加补贴退坡的效应,实现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一个超强翻倍增长的良好表现,这也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接受度不断提升、市场拉动效果良好的体现。”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的飙升也彰显全球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认可。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年,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占汽车销售总量比重的7.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实现了多年来一直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突破。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
中国品牌借新能源持续向上
在新能源大发展的背景下,也给中国品牌车企们提供了借势品牌向上的机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接近历年最好水平,占有率比上年提升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4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4.3%。实际上,不少中国品牌车企已经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能源发展道路,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举例而言,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除新势力车企外的第一,根据公布的2021年销量数据,比亚迪全年累计销售新车73万辆。其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2021年全年共计销售59.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31.6%,新能源汽车占据比亚迪销量的八成以上。近年来,比亚迪持续推出多项解决行业痛点的技术,如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同时,其高端产品比亚迪汉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1.7万。过去一年里,汉单月销量六度破万,成为了在25万以上价位区间内能够挑战合资品牌的中国品牌。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上汽通用五菱。五菱以一款宏光MINIEV“横扫”各大单品销量榜单,数据显示,五菱品牌实销144.9万辆,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汽车架构)产品销售45.2万辆,同比增长160%,其中宏光MINIEV累计销量突破55万辆,连续16个月蝉联中国新能源销冠,5度登顶全球单一车型新能源销量冠军。
当然,不少头部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不如上述几家,但是他们也没有在电动化领域疏于布局。例如,以132.8万辆的销量连续5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的吉利汽车在2021年推出了“雷神动力”品牌,并推出了全新星越L雷神智擎Hi·X油电混动版,大举进军新能源的意图不言自明。
同时,销量一样在排行榜前列的长城汽车则多品牌角逐新能源细分市场,帮助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全年累计销售13.6万辆,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达10.7%。此外,长城汽车还发布了大禹电池、无钴电池包实现量产装车、氢能战略与氢柠技术,建立国际级“研—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此前长城汽车还提出将持续进行“研发大投入”,到2025年累计研发投入1000亿元,以确保技术领先优势。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轮值会长、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判断:“在新一轮技术突破的环境下,中国品牌抓住了机会,抓住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我们表现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于全球领先。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一轮竞争里面,我们中国品牌可以和国际的大品牌并行前行,同台竞技。”
豪华市场格局生变
在2021年,豪华品牌的竞争格局也出现了变化。根据市场统计数据,宝马集团2021年在华共交付84.6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时隔4年重新登上豪华车市场销量首位。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宝马集团2021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超过4.8万辆,同比增长69.6%。其中,纯电动BMW iX3在首个完整销售年的销量超过2.1万辆。随着创新BMW iX在广州车展上市,2022年,宝马将在中国市场呈现7款新能源产品。
在全球缺芯的当下,宝马集团还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扎实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分不开,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2021年依然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经销商和供应商伙伴的通力协作,还有广大宝马车主及车迷朋友的认可,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值得一提的是,宝马集团在全球共交付252.1万辆汽车,亦登顶全球豪华汽车销量榜首。
而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则以75.8万辆和70.1万辆的成绩分列二三名。相同的是,其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举发力,2021年,梅赛德斯-奔驰推出了5款新能源产品,同时强化了充电服务,目前已覆盖家用充电、公共充电、城市热点、道路救援、专属充电等多个应用场景。奥迪则在2021年纯电动车型销量达8.1万辆,同比增长57.5%。到2025年,奥迪计划共推出超过20款纯电动车型。从2026年起,奥迪面向全球市场的新车型将全部为纯电动车型。
而在二线豪华品牌阵营,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捷豹路虎、林肯等品牌的销量却有点差强人意,一部分或许有缺芯导致的无车可卖,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品牌电动化转型的步伐较慢,在30万以上的豪华品牌价格区间,逐渐出现了如蔚来、小鹏、红旗等中国品牌的身影,这或许也蚕食了它们的市场份额。
在过去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无疑是贯穿汽车业全年发展的、也毫无疑问将是未来很多年的发展主线。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占据榜单前列的车企不一定绝对安全,而在榜单中下游的车企也并非全无机会。从销量拉动方面看,车企越快越好地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等转型趋势,洞察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其就能在发展中占据一定先机。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