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术,好像在出海方面也挺适用。
近日,欧洲汽车新闻发布消息称,长城汽车正就收购戴姆勒在巴西的一家工厂进行谈判,交易金额高达数亿美元。
这是长城汽车一连串工厂收购举措的又一步,随着跨国车企开始战略收缩,长城却开始了反其道而行的扩张战略。
去年,公司宣布从通用汽车手中分别收购印度和泰国工厂,时至11月,便获得了通用泰国罗勇府工厂的全部所有权。
从速度来看,长城很急。至于原因,大多还是与国内市场的存量竞争有关。
“偷塔”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2020年,大众、丰田的SUV新车市场份额已经超越自主品牌,并准备通过“降维打击”进一步扩大其销售领先地位。
站在长城的角度,哈弗H6等车型虽常年位居SUV市场销量第一,但向上发展的空间显然没那么容易创造,而去年至今所推出的咖啡、坦克等一系列新车型,短时间内也很难担起走量的终极任务。
面对国内市场地位的冲击,比起不断输出地“正面刚”,“偷塔”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在疫情影响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下,欧美传统汽车品牌正逐渐收缩全球市场。
去年,通用大规模缩减澳新、泰国等全球非盈利市场;福特关停巴西工厂,并动刀欧洲、北美等地经销商;戴姆勒、宝马等豪华品牌,无一例外地开启了全球市场降本增效的战略步伐。
老将们撤了凳子,自主品牌也顺势拥有了进军海外的时机。
长城汽车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在智利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858亿元。2020年全年,智利地区为长城贡献了2.8%的营收。
利润率不算大,但产品的反响非常好。长城炮在澳洲,新西兰,智利被评为年度最佳皮卡,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媒体口中,也收获了“梦幻般的驾驶体验”、“最好的多功能皮卡”等神评。
产品有人认可,市场也腾出了空间,加快出海步伐无疑成为了长城的绝佳选择。
去巴西做什么?
截至目前,长城在海外建立了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伊朗、厄瓜多尔等六大生产基地,覆盖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多个板块。这样的基础上,选择接手巴西工厂可以看作是对南美市场的另一份补充。
巴西奉行“能生产汽车、有汽车用就可以”的理念,并不拘泥于汽车的品牌是哪国的,同时,巴西对外设立很高的汽车关税,对内大力引进国外汽车品牌在当地建厂生产,并且对投资股比没有限制还有诸多政策扶持。
简单来说,在巴西拥有一家工厂,几乎和拥有大学文凭一样,成为了打入当地汽车市场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此次交易的拉塞玛波利斯工厂是戴姆勒在巴西唯一的乘用车工厂(戴姆勒在巴西有三家大型工厂),工厂生产规模并不算大。它是在2016年3月开始投产的,戴姆勒共投资了6亿雷亚尔(当时折合近2亿欧元),年产能仅为2万辆。
但除生产设备外,工厂还拥有一个面积约130万平方米的测试场。这是目前是奔驰在南美最大的卡车和客车测试中心,2018年一期建造完成时,已经有16种不同的测试路面。
考虑到工厂规模、位置等因素,对于长城来说不用付出太大的成本就可以完成收购,并改造成为集生产、开发为一体的产业中心。
桑巴之国的困惑
地域优势是存在的,但走向海外收购工厂,除了价格、市场外,当地劳动力、水电、社会安定状况等因素也是需要关注的。
换句话说,如果巴西市场皆是一片向好,戴姆勒也不至于走到停产转让的局面。
事实上,尽管巴西政府在过去10年提供了总额为80亿美元的联邦补贴,并征收35%的进口关税以保护当地生产,但对全球汽车制造商来说,巴西这块土地,几乎没有人能够征服。
当地税收、劳动力和物流成本都非常高,这带来的结果便是,当地工厂每年可以生产500万辆汽车,是本土销售量的两倍多,可由于价格没有竞争力,出口量却极少。想要在低产能运营的情况下保持工厂运转,主机厂商将承担非常高的成本。
量上不去,只能依靠利润更高的跨界车和SUV下手。尽管这一点是长城的强项,但需要知道,按2.12亿人口计算,2020年巴西人均GDP只有6800美元(中国人均GDP为1.05万美元)。
可支配收入低,直接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对价格也会出奇的敏感。这样的背景下,墨西哥制造的不断涌入,也进一步拉低了长城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凭借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与巴西相距仅7000公里的墨西哥生产的汽车有80%以上用于出口。咨询公司普华永道2019年曾做过一项研究:附加生产、物流、关税等整体成本后,对终端零售来说,在巴西销售墨西哥生产的汽车比销售本地产品要便宜12%,这是其替代“巴西制造”的关键。
根据圣保罗州的公司文件,大众巴西公司自2011年以来已损失37亿美元,通用汽车自2016年以来已向其巴西公司注入22亿美元,而丰田巴西公司2020年则向集团要求免除10亿美元的公司间债务。
全球的跨国车企们,纷纷在“桑巴之国”败阵。无论是成本、出口业务,还是市场规模、竞争力,无一优势的巴西,似乎很难成为长城进攻南美的另一落脚之地。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