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车文化 >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2020-06-02 08:54:04

又是一个儿童节,又是一个“与我无关”的节日。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和往日的不同在于,最后一批90后终于可以义正言辞地在00后开学第一天,用微薄的实习补贴换取一个看似体面的儿童节,回味那些已经走出来的童年阴影,弥补那些“遗憾美”的童年梦想。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正如我们所认知的那样,如今,钱能为儿童节带来的快乐太多太多。赶在6月1号,乐高推出了兰博基尼Sian FKP 37的全套机械组件,新品零件数量3696块,高度还原8速序列式变速箱和V12发动机,零售价格达到了3399元。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BBR和CMC等模型厂商和经销商门店也在这一天开放了多款火爆产品的预订,包括让模友们垂涎已久的复刻版法拉利ENZO,全新275GTB,以及多种颜色的奔驰600 Pullman,单品预订金额两百元,实际全款售价均接近3000元。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明着和小米打擂台的“ninebot”也推出了更加炫酷的电动卡丁车升级套件,除了和小米卡丁车一样具备车身尺寸调节功能之外,据说这款新车的极速可以达到37km/h,近乎于姆巴佩带球奔跑的极限速度。当然,售价也更昂贵一些,全套商品组合下来,已经接近8000元。

  还有MINI,路虎,罗密欧等汽车潮牌,都纷纷在这一天将他们授权给玩具厂和游戏公司的最新作品搬上展台。价格昂贵的新品们不一定真正会为“以作业和课外班为唯一宗旨”的小学生们带来童真和快乐,但可以肯定的是,还有我们这些“恬不知耻”并长满胡须的“超龄儿童”前赴后继,投入到庆祝节日的队伍中去。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不不不,又或许,我们并不是真心喜欢过儿童节,只是喜欢回味那段一个小汽车就能让我们快快乐好几天的日子,喜欢回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爱车时光。又或许,是要替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感到庆幸,替现在这个时代感到悲哀。

  过了这么久,让孩子们心血来潮的汽车形象仍然还是那几个家喻户晓的世界名车品牌。在中国汽车品牌逐渐崛起的同时,还有一张张懵懂的稚嫩脸庞对中国汽车一无所知,熟视无睹。

  很显然,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不是技不如人,而是过分懒惰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每一个勤奋守纪的“老实孩子”,都曾怀揣着振兴民族品牌的梦想。对于天生的汽车爱好者而言,振兴中国汽车品牌也许是儿时“考清华还是北大”之外的最大理想。然而,弄懂“什么是中国品牌”,却几乎浪费了我整个童年。

  闭上眼睛冥思苦想,但凡大脑中能够浮现的汽车形象,基本都是“外国的大人们”创造的。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6岁时的《四驱兄弟》教会了我们要坚守信念,坚定自己的爱好,可它的作者来自于日本。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8岁时的《汽车总动员》教会了我们更多人生哲理,友情、尊重、坦诚、信念, 甚至还有一些直到我们长大才能看懂的悲情和喜悦,可惜,它却是百分之百的“美国制造”。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10岁追随《头文字D》,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漂移和改装的魅力。秋名山上飘忽不定的车辙就像漂浮在心里的幽灵,不管是醒着是睡着,就算在课堂上回忆起这部动漫的点滴画面,都总能让我鬼使神差地模仿起赛车手漂移时的技术动作。

  如今对于赛道驾驶和性能车的认知,多半都是来自于那段《头文字D》承包的童年。只是上了初中才知道,包括电影和动画片中出现的所有主角车型,无一不是出产自日本。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在无数次关于“什么是中国汽车”的追问中,无数个人曾经给过我无数个回答,但我依旧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正确答案。虽然那时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民族品牌,什么叫中国力量,可是从每一次看日本动漫时爷爷的义愤填膺,每一次欣赏美国电影时妈妈的一脸嫌弃中都能感受到大人们对“民族气节”的看中。  

  耳濡目染之下,我开始希望有一部动画片甚至是一组玩具,能够向童年时的我清晰展示中国汽车的样子,希望哪怕只有一部关于汽车的动画片中,放映出带有中国人名字的片尾曲。可惜,今年我25岁,童年时期盼看到的画面,依然没有实现。

  讽刺的是,身在汽车圈内,我明明知道中国汽车远没有那样不堪。在哈弗品牌500万辆盛典上喊出“5-2-1”全球化战略开始,长城汽车整体逆市扩张、全员加速迈步全球化的引擎被点燃。

  依托强大的内部协同能力及技术、人才、标准与制造实力,吉利汽车描绘着全球化产业战略布局的美好蓝图,在“买买买”的嘹亮口号下,一个个世界级汽车品牌被依次收入囊中。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大步流星的中国品牌,都在竭尽所能扩张经营,走向国际化,将销量与市占率当做第一考核目标,让全球所有消费者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只是,他们没有在自家娃娃身上花费哪怕一点心思。

  这当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愿不愿意“这么做”的问题。

从理想到现实

  很显然,汽车企业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大多情况下是一个付出大于回报的举动。车企每出一款新车都有相对应的传播预算,包括举办线下活动,寻找目标受众,以及进行针对性的信息轰炸等。只有瞄准市场用户进行精准推送,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在花钱这方面,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都是很谨慎的。

  不过,将儿童置身事外是不是明智之举,就另当别论了。

  仔细想一下,任何一家历史悠久的汽车企业,初期都是靠技术,后期都是靠口碑。而口碑的建立,少不了持续且细致入微的品牌关怀。这其中,儿童能够决定的,就是未来几十年中品牌口碑的走向。

  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疫情传播最严重的那段时间中,阿斯顿·马丁前设计师就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做成了可供填充的简笔画,方便休学在家的孩子娱乐并缓解压力。只此一件小时,想必就会有孩子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最起码会记得曾经有一个汽车品牌,在最焦躁的童年时光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更不用说那些持之以恒为儿童带来快乐,甚至将车型授权给儿童电瓶车生产厂家的车企。那些懵懂的孩子一定不会忘记,在无忧无虑的童年中,陪伴自己成长的究竟是大G还是法拉利。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事例有些夸张,但道理都是真的。不信你就设想一下,假使中国汽车于孩子们只是电梯间里的一张广告,或是公交车上张贴的一张宣传海报,他们会从心底产生骄傲和自豪感吗?

  不会,因为那些为了传播而铺设的广告形象,始终会和天真的童心存在不可填充的隔阂,而不可能成为童年中最深刻而美好的人生记忆。

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汽车文化也应如此

  今年六一,90后仍在肆无忌惮地过着儿童节,选购着并不应该存在的童年礼物。某汽车模型网店中,售价5000的奔驰模型一个月卖出了11台,售价900的红旗模型,一辆也没卖出。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汽车头条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