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2020年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戴姆勒董事会席位之争又有了新的剧本,这次的主角是北汽。
传闻北汽集团计划将其在戴姆勒的持股比例从现有的5%提升至10%左右,届时戴姆勒第三大股东也将超越持股9.69%的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股东。
一时间这成为了一条外媒竞相炒作的热闻,有消息称北汽希望借此在戴姆勒董事会谋求一席之地,也有人说北汽的目标实际是监事会。
另一方面,又有消息爆出戴姆勒拟增持北京奔驰股份至75%(也有媒体称是增持至65%),以实现合资股比在中国的突防。
短短一周,围绕在戴姆勒和北汽之间就出现了好几个版本的增持与被增持的传闻,一时间众说纷纭,奈何双方的口风都很紧,纷纷辟谣。
但所谓“历史总是相似的”,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戏码,在此前的汽车圈也曾上演过一次。
董事会席位一票难求
众所周知,对于业内而言,戴姆勒董事会席位无疑是一块香饽饽。在去年,当吉利入股戴姆勒时,外界关于李书福是否会借助股权收购拿下戴姆勒董事会席位也有诸多猜测。
不过在这之后,李书福公开表示称:尊重戴姆勒文化,从未要求过戴姆勒的监事会席位。
言下之意或许是,对于董事会席位也不多做考虑。
再来看吉利入股戴姆勒之前,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科威特股权基金,其持有6.8%的股份,但科威特投资局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也仅仅是在2017年得到了戴姆勒的监事会席位。
而与奔驰联手结盟,包括在共享出行、共享充电桩、停车场等多个业务板块成立五家合资公司的宝马,更是难以在戴姆勒监事会觅得一席之地。
为什么进入戴姆勒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这么难?这和德国上市公司的双轨制治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德国公司,董事会为公司的领导机关,即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在章程确定的经营范围内,在业务守则和其他机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可以不必听从股东大会或者监事会的指令,进行独立的经营管理。
具体来说,董事会对内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外负责在诉讼上和诉讼外代表公司,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从戴姆勒官网获取的董事会信息也能看出,9为成员均来自于戴姆勒内部,各自在戴姆勒及梅赛德斯-奔驰负责重要的职务, 毫无疑问,作为掌握品牌秘密且关键决策的最高管理机构,任何公司都明白“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简单的道理。
至于持股比例为10%是否能够成为进入戴姆勒董事会的条件之一,目前也没有明文规定来证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而相比于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构成就显得较为多样化了。从官网的监事会名单来看,成员包括IBM Blockchain总经理、德国金属工人工会(IG Metall)总法律顾问、曾任大众以及宝马CEO的汽车专家、前任博世经理人、西门子总裁等。
但对于监事会,戴姆勒集团的章程中也有明确规定,即监事会成员不得服务于竞争对手,因为德国公司的监事会的权利不容小觑,其对董事会有权任命、解职和监督,董事会和监事会也会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展开紧密合作。
总而言之,双方均掌握着一家企业的命脉,这也就不难理解宝马为何难寻一席之地了。
而拥有沃尔沃集团部分股权和沃尔沃汽车全部股权的吉利也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双方旗下产品存在竞争,这种隶属关系也难免让李书福进入戴姆勒监事会的道路困难重重。
十余年同舟路,“北戴合”下一站何去何从?
但对于戴姆勒而言,北汽或许是特别的。
自2003年起,北汽和戴姆勒就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双方正式合资成立北京奔驰,至此开启了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时至今日北京奔驰一路高歌,成为国内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
在2013年11月,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被称为“北戴合”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经历了6年长跑之后,该项目也终于在今年7月尘埃落定。
北汽集团正式宣布投资戴姆勒股份公司5%的股份,至此北汽和戴姆勒完成了“交叉持股”计划,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恋爱长跑”之后,双方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对此,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通过对戴姆勒投资加深双方合作伙伴的关系,一直是北汽集团的意愿。”并称,双方通过交叉持股真正意义上形成了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搭建了持久稳固的合作构架,意义十分深远。
而对于“北戴合”,戴姆勒掌门人康林松也直言,这是北汽对于戴姆勒发展战略和未来潜力的信任。
因此,相比于半路杀出,且因沃尔沃而与戴姆勒有着竞争关系的吉利,北汽和戴姆勒显然有着十分长久的感情基础,双方的合作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此外,对于增持股比方面的问题,双方此前的态度也是十分之微妙的。
在今年10月的投资者会议上,北汽集团下上市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曾对于北汽和戴姆勒的未来规划时表示:“双方都愿意增持对方股份”。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在被问及北汽集团是否会成为大股东时也称:“我们彼此喜欢,让我们看看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这种“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的卖关子式回应,无疑也让外界对于增持股比一事又多了几分猜测和期待。
北汽的全球化,戴姆勒的中国棋局
众所周知,2019年对于北汽集团而言,是一个格外特殊的年份,这家位于北京的中国车企走过了其一甲子的历史,而从白手起家到位列世界500强,北汽集团正在遵循着高、新、特的目标大步迈进。
而当中国自主品牌都高喊着“走出去”的口号时,北汽也无疑要加速破冰“国际化”的进程。
于是,在今年10月,随着BEIJING品牌的推出,北京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喊出了“从北京到世界”的口号,至此以十年时间在自主乘用车、车辆制造技术、三电技术、智能化系统等领成绩斐然的北汽,也将在下一个十年和新品牌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而提速全球化进程的北汽,自然渴望从戴姆勒学到百年汽车产业管理的经验,学习其品牌经营和产品创造的经验。
因此北汽不论是谋求董事会还是监事会席位,实际均可以视为在全球化布局以及北戴合的大背景之下,北汽集团在新阶段深度捆绑国际顶级车企的强烈意愿。
另一方面,对于戴姆勒而言,中国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市场,“立中国才能立世界”的口号深入人心。在整体车行业呈现下滑态势的现阶段,即便全球其他地区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奔驰的中国区销量也仍旧展现出逆势上扬之态。
比如在今年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销量虽然呈现同比下滑5.6%的情况,但中国市场却一枝独秀,同比上涨了5.9%。在刚刚过去的11月,梅赛德斯-奔驰收获了全球销量突破20万的成绩,累计全球销量为213.35万辆,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
而这之中,11月销售5.79万辆,同比增长11%的中国地区显然功不可没,而这也刷新了历年11月最佳销售记录。
如今,戴姆勒进入到转型的深水区,同样对于全方位深度布局中国市场有着强烈的期许,新帅康林松自然知道,这是一道必选题,而如何继续倚重北戴合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信任与默契,是戴姆勒中国棋局的基础,也是关乎全局的重中之重。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德国车企的骨干级企业,戴姆勒的董事会或监事会席位的变更是具有风向标意义,因此北汽增持戴姆勒的传闻也已经受到了德国经济部官员的关注。
对方表示虽然两家中国企业近20%的控股不能构成有否决权的少数股权,但是会对股东大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取决于其他人的投票结果。
且德国对中国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所会给本国带来的经济和安全影响已日益关注,特别是在具有德国传统实力的领域,例如汽车领域。
的确,对于中国车企的入股,德国经济部向来是十分敏感的,此前吉利入股戴姆勒时,德国经济部部长就曾表示,吉利需对入股戴姆勒的动机作出解。
因此,有专业人士称,北汽想增持戴姆勒股份至10%实际是较为困难的,这需要经过德国监管机构,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戴姆勒全球各大市场监管机构的核准。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也无疑需要康林松和戴姆勒仔细斟酌。
从本质上而言,北汽如若真有进入戴姆勒董事会大门的打算,过程也并不容易。当然,对于外界而言,或许还是乐见中国面孔出现在百年历史的德国汽车巨头的董事会或监事会之中。
但好事多磨,这场博弈的复杂性与难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并非是北汽与戴姆勒两家企业意愿所能左右的,而是要站在一个更为长期和宽阔的汽车产业交流合作维度去思考,北戴合的样本意义也正在于此。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