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能源 > 24小时多起自燃事件上“头条” 电动车起火疑云“真相”何时大白

24小时多起自燃事件上“头条” 电动车起火疑云“真相”何时大白

2019-08-16 09:33:43

  如果说半年6起电动车自燃事件已经引人深省,那么24小时内多起自燃事件曝上媒体头条恐怕又将再度刷新人们对于电池安全的底线。

24小时多起自燃事件上“头条” 电动车起火疑云“真相”何时大白

  以往提到电动车自燃,人们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特斯拉。毕竟自特斯拉大批量交付以来,因自动驾驶系统和电池安全而引起的自燃,就宛如是这些特斯拉车主的梦魇,挥之不去。

  据不完全统计,特斯拉Model S、Model X系列电动车自上市以来,在全球已发生近50宗自燃或爆炸事故。今年仅仅是在国内,特斯拉就已经发生了3起自燃事件,然而近日其又将大火燃到了俄罗斯。

24小时多起自燃事件上“头条” 电动车起火疑云“真相”何时大白

  当时这辆Model 3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与停泊在安全围栏旁的拖车相撞,随后Model 3在短时间内两次爆炸起火,据悉事故发生时Model 3正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因系统发生故障,未能成功探测前方停靠车辆,从而发生追尾事故。

  “自燃”发生在特斯拉身上似乎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外蔚来、威马、比亚迪也均在“自燃”事件上添过一笔,而今又有成员加入了这支队伍,它就是云度。

“燃烧”的电动汽车

  当蔚来、威马的“自燃”事件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点时,同为造车新势力的云度新能源旗下产品云度π3引发的自燃事件,再度让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此。

  8月10日,一辆云度π3在广西南宁街头忽然发生自燃事件,大火迅速吞没整个车身,最终难逃焚毁的命运。

  对此,云度并未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而是在静待两日之后于8月12日发布声明称,正在尽全力调查事故发生之原因。

24小时多起自燃事件上“头条” 电动车起火疑云“真相”何时大白

  不过,对于此次自燃事件,云度也向媒体表示,称此次自燃事件属于个案,也是云度首次出现这样的事故,并不会影响整个车型的销售,调查结果出来后将对同批车型做进一步的完善。

电池安全“老病根”

  说到底,虽然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或许不尽相同,但是细究起来都和电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比如电池长时间在液体中浸泡、电池材料不过关、动力电池系统拼装布局缺陷、使用中过充过放、电池组件安全性等都是电池起火的风险因素。

  在“4·22”自燃事件发生之后,蔚来就于5月3日颁布了保障动力电池安全的行动方案。方案共分五条,分别是强化应急响应机制、增加检视电池包底板的单独工作项目、加强换电和一键加电服务时的电池包底板检查、免费更换具有安全隐患的电池包。

24小时多起自燃事件上“头条” 电动车起火疑云“真相”何时大白

  只是就在行动方案颁布半个月后,蔚来的第二起自燃事件又接踵而至,更显在电动车安全方面的道阻且长。

  正如中国汽研“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负责人欧阳明高所言,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台车模拟等整车碰撞过程来检测电池包的安全性,同时也对电池包制定了如机械冲击和挤压等其他测试,然而这并不能完全模拟、真实考察电池包在整车上时其外壳所受到的来自外部的物理挤压力,一旦整车真正发生碰撞,电池包外部就会受到冲击挤压变形,引发自燃。

  此前,国家863电动车重大转向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也直言,对于电动车安全最大的担忧就在于找不到原因。

  “我们燃油车可以找到固定方式和规律,但是新能源汽车我们处理了很多很多安全事故,却不能准确的找到原因,因为存在着太多的可能性。”

道阻且长,态度定一切

  毫无疑问,在电池安全的探索之路上,摆在众车企之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此前,关乎电池安全方面的问题,有一半是由过于追求高续航所致,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就曾直言:“此前一直过度强调能量密度的进步,每年上一个大台阶,可能就超出了行业的能力,这就会导致一些能力不够又想拿补贴的企业,选择忽略安全方面的一些因素。”

  目前有车企也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某企业在新上市的电动车上采用523三元里电池,就在于虽然目前行业中所采用的镍钴锰三元里电池大多已更换为能量密度更高的811配比,然而在大量的实验中不难看出,523三元锂电池电芯正极的稳定性相较811而言表现更为突出,同时更为安全,使用寿命也更长。

  因此该车企将电芯稳定和质量安全摆在了首位,并没有一昧地追求高续航和高能量密度,虽然续航里程相较而言薄弱了一些,但是安全性能则有所提升。

  但虽然如此,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消费需求还是政策推动来看,高密度高续航都是新能源汽车不可逆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升电池安全、针对811电池包所开发更为先进的电池安全技术仍旧是电池厂和主机厂的必答题。

  欧阳明高曾就高镍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进行过详尽的分析,认为提高其安全性主要有三个技术途径:电池包和正极材料进一步升级,例如用单晶颗粒代替多晶的正极材料,提升电池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主导传热的路径上加隔热材料,对热蔓延进行阻隔,以及对被称为“电池癌症”的热失控的管理,目前宁德时代在这方面已经可以实现提前15分钟将可能引发热失控的内短路预警出来。

  可以看出,各方在对于电池安全方面都做着诸多的努力,与此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面对自燃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尤为重要。

  诸如马斯克这类对于电动汽车起火敷衍了事的态度,以及一再在推特上以“特斯拉着火可能性比内燃机汽车低500%以上”为特斯拉开脱,且毫无道歉之意的行为也着实令消费者心寒。

  诚然,零自燃率对于目前的车企而言是一个长期追求的目标,解决电池安全也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技术方面的提升结果以及车企的态度,于消费者而言都尤为重要。

  “态度决定一切”,虽然目前动力电池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动力电池从能量密度到安全耐用性确实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虽然目前仍旧未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但凭借国内各车企对此的重视程度,相信在未来更高性能、更可靠的动力电池将呈现于市场面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汽车头条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