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关注 > 从“买一赠一”到“5折甩卖”,“国五”汽车的最后疯狂

从“买一赠一”到“5折甩卖”,“国五”汽车的最后疯狂

2019-06-04 08:36:44

  最近,国五排放汽车成了热门话题。先是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汽车经销商商会,促请各大汽车厂家针对目前经销商“国五”库存车辆制定补救措施;紧接着河南、重庆、安徽等省市的汽车行业商/协会,连续撰文呼吁延长“国五”上牌时间;再后来,就演变成了各地经销商的“挥泪”大甩卖。

      网上也出现了各种真真假假的传闻,如买一台5008或4008,送一辆308或2008——

  如跌破冰点价——

网传“国五”汽车疯狂甩卖网传“国五”汽车疯狂甩卖

  有的车企将目标瞄向了内部员工, 放出了“国五”车五折抄底政策——

从“买一赠一”到“5折甩卖”,“国五”汽车的最后疯狂

  此外,5月底,有记者走访郑州新车市场时发现,各品牌汽车经销商对于国五车的促销力度都不小,比如在奥迪4S店,“国五”车辆降价力度最大的是Q5L尊享时尚型,优惠130200元。谈及个中原因,店里工作人员表示,是为了赶在“国六”正式执行前,将“国五”车辆销售出去,“目前还剩20台左右。”

从“买一赠一”到“5折甩卖”,“国五”汽车的最后疯狂

  当然不止郑州,诸如此类“国五”大甩卖消息,在其他城市也层出不穷。很多人不禁要问了:“‘国五’汽车到底怎么了?”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国六”排放新规的实施说起。

  此前,上海、河北、河南等18个省市宣布将提前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眼看新规实施临近,汽车经销商和厂商都“傻了眼”,因为他们手里还压着大量的“国五”新车。

  其实这早在2018年7月就有预警,当时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从2019年7月1日起,津京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那明知道大限临近,为什么经销商和厂商没有提前清库存、做准备呢?显然,事情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1

  随着中国汽车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2018年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步伐戛然而止,进入2019年形势更加严峻,1-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同比下降11.9%,由此也带来了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的持续攀升。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已经上升到了2.0,同比上浮20.5%,环比上升11%。其中,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1.74,环比下降2.2%;自主品牌库存系数则高达2.55,环比上升20.9%。库存深度最高的前三个品牌分别为长安、奇瑞、荣威,其中长安和奇瑞的库存系数同为3.4,荣威为3.2,库存深度超过3个月,严峻形势可见一斑。

从“买一赠一”到“5折甩卖”,“国五”汽车的最后疯狂

  正是在如此高企的库存情况下,即便是汽车经销商在6月底前有心消灭库存,但他们也未必有这个能力,在厂家持续压库存的情况下,经销商更是力不从心。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上海、浙江、江苏等汽车经销商商会,才集中促请各大汽车厂家针对经销商目前“国五”库存车辆制定补救措施,至少不要在往这些地区发送“国五”车型了。

  有人要问了:既然“国五”马上就不能上牌了,为什么汽车厂商还要铆足了劲生产呢?其实这也并不是主机厂的本意。

  对于汽车主机厂来说,从生产的前期规划,到给供应商下订单,再到新车从生产线下线,这当中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供应过程,而如果厂家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失误,就会造成连锁反应。

  比如进入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降幅虽然已经超越了不少主机厂的预期,但早期规划的产能却无法立刻降低,造成新车积压。

2

  说到库存高企,这与汽车厂商的成本分摊不无关系。

  我们知道,汽车排放标准的升级主要聚焦在发动机方面,而研发一款发动机所投入的人力、财力、时间等,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都有着很高的成本支出。

  这也就是说,发动机研发成功后,厂商要将这些成本分摊到每个批次的汽车产品中,以实现成本的逐步回收。这个过程在主机厂内部一般会有个时间规划。

  如果厂家按照原有规划,预计在6年左右能收回成本,而发动机搭载新车仅上市了4年就遇到禁止上牌事件,那么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就需要尽可能地多生产些发动机来止损,平摊当初研发时投入的成本。

3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主机厂的技术储备出现了问题。

  “国六”标准堪称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执行标准,特别是“国六B”甚至超越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在排放标准切换方面,吉利、哈弗、上汽通用、华晨宝马、东风日产等旗下多款车型均已升级为“国六”,其中合资品牌基本完成了更新换代,而自主品牌发动机排放技术整体储备相对延后,库存调整进度慢于合资品牌。

  前几年的汽车市场表现太好,导致部分中国车企将重点放在了汽车的营销上,忽略了技术的储备,等到风雨来临时就“傻了眼”。即使还有一段时间可以临时抱佛脚,但毕竟还是太仓促了,难以一下子推出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发动机。

  而为满足国六B排放要求,根据车型不同,单车需增加的传感器、零件和集成成本约为2000元人民币。这对缺乏核心技术的部分自主品牌来讲,显然应对不足,巨额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也让利润本就承压的它们更加雪上加霜。

  处在“国五”“国六”切换的时机,消费者也更希望买到一辆符合新排放标准的车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五”车型的进一步滞销。

  对于即将实施“国六”新规地区的汽车经销商来说,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下来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消化大量的“国五”库存车,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还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省市,将会成为全国“国五”车型重点“攻击”区域。再回头看看汽车厂商,如果能像外国品牌和中国一线汽车品牌那样,针对“国六”排放早早布局,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也许此时就不会这么匆忙了。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车图腾
阅读

评论

评论内容最少2字,最多200字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