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作为汽车市场的旺季开端,在坊间素来都有着“金九银十”的说法,从历年汽车市场的销量来看,九月也的确是各大厂家集中发力的重要节点。
在今年9月乘联会销量出炉后,中国车市却显现出两位数的负增长,似有阵阵寒意袭来。
然而,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龙头,吉利汽车在9月份的产销数据也非常抢眼,整月累计售出了124,429辆,同比增长率依然高达14%。
至此,吉利前9月累计销量达到1,136,858辆,同比增长37%,达到其2018年全年销量目标158万辆的72%。
这份靓丽的9月销量成绩公布后,吉利本应收获的是鲜花和掌声,但迎面而来的,却是一波股价大跌。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吉利汽车的股价与业绩如此背离?又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个现象的发生?
机构不看好自主龙头 造就吉利股价下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1-6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177.53万辆,同比仅增长4.6%。
而吉利汽车2018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总销量76.7万辆,同比增长44%,销售情况远远好过行业平均水平,高居行业第一,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54%。
然而,吉利上半年的股价水平却展现出与业绩完全背离的状态。
今年以来,吉利股价持续下跌,从29.51的高点,下跌到了昨日的13.48,年内下跌了54%,更创出2017年6月至今的新低。
同时,吉利也是恒指成分股中跌幅最大个股。
在吉利销量与股价背道而驰的现象背后,机构发声无疑是港资撤离的一个信号。
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吉利汽车未来15天的股价将会下跌,机会率大约70-80%,目标价由20港元大幅降至10港元,评级由“持有”降至“减持”。
大摩发声也只是港资不看好自主汽车龙头的一面,吉利从年头跌到现在,港资纷纷撤离的深层原因无疑也映射出吉利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库存问题和严重依赖SUV销售结构 是港资看空吉利的主因
通过中国今年前八个月的销量走势来看,SUV退潮和轿车市场的回暖已成定局。
同时,受国际国内油价连续上涨以及消费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SUV车型销量更是惨遭冲击。
在吉利的9月份销量报告中,SUV车型便占据销量的57%。
同时,在2018年上半年,吉利的销量数据中,SUV车型(包括“吉利博越”、“远景SUV”、“远景X3”、“远景S1”及“远景X1”)的总销量为318949台,占总销量的42%,增速高达78%,远超轿车车型。
从单款车型来看,最畅销的“吉利博越”也是SUV,销量达到127088台,占总销量的17%。可以看到,SUV不仅是吉利的主力销售产品,也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最重要来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占吉利汽车近半壁江山、增速处于所有车型第一的SUV产品,销售压力可想而知,未来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也让港资和投行十分警惕。
除此之外,高库存问题也一直是吉利挥之不去的阴霾。
9月份吉利调整了批发数量,便是为了缓解经销商的高库存压力,但这也直接致使5款车型销量同比下滑。
这不单单只是吉利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汽车业目前的问题。
据统计,9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环比上升6.7%,同比上升10.2%,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
当车企为了实现更加完美的“账面数据”时,经销商往往成为了“背锅侠”。
在业绩和股价背离的现象下,表明港资正在逐步撤离吉利,这也凸显出吉利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但在中国车市下行的背景下,至少吉利拥有比任何一家本土品牌都要充足的机会,无论是经销商数量、产品,甚至是品牌力的建设上。
面对前方充满未知的市场,吉利尚且如履薄冰,谨慎前行,其他自主车企所感受的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点击关键字阅读相关文章:
文章来源: 功夫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