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等七部委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法2023-2024》的通知,鼓励车企发展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成为引发国内关注的内容。
相比于过往国内政策在纯电动车领域的发力,混动和低碳燃料在未来国内市场依然将占据一席之地。
电动车的使用场景
在续航、成本、补能等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之前,电动车更加适合在城市内的日常通勤,而在长途出行方面,其使用会受到电池带来的各种限制。
续航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电动车难以绕过去的一道坎。为了提升续航,无非就是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三元锂电或者固态电池),抑或是在底盘上堆叠更多的电池,但毫无疑问,这些都会大幅度增加整车的成本。
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什么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来购买电动车,而不使用混动车型呢?
在快速补能方面,目前主要有超充和换电两种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的推广也受到了不少的制约因素。
除了两者都需要建设不少的超充站和换电站这样的基础设施外,超充还有可能对电网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换电则对主机厂的资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没有一定的规模优势的前提下,要想实现超充或者换电业务的盈利,都是困难重重。
英国延迟禁售燃油车
不久前,英国政府在禁售燃油车的政策上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不仅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节点从2030年推迟至2035年,甚至在2035年后还为燃油二手车的交易开了后门,可以不受相关燃油车禁售的政策约束。
欧盟更早一些在禁售燃油车的时候,同样为可再生燃料开了一个后门。作为在推动电动车政策上最为激进的区域,欧洲在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态度上预留了后门,也是受到了德国政府的压力。作为德国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举足轻重。
一旦禁售燃油车,对大众、奔驰、宝马这几家德国车企无疑有釜底抽薪的影响。但是同意使用可再生燃料,可以最大程度保留传统内燃机的产业链。对于这几家车企和相关的产业工人的影响都能降低到最小。
全面推广电动车,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投资。其中,不仅消费者需要承担更高的电动车成本,同时政府也需要在诸如充电站甚至电网更新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而投入最大的,莫过于正在进行转型的一众跨国车企。
当前,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之外,其他跨国车企的电动车业务都还处在亏损过程中。能否在2030或者2035年前将电动车业务扭亏为盈,还是存在一定的变数。
汽车,作为不少工业大国的支柱性产业,上下游牵扯非常广,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推动汽车行业减碳的同时,顾及到全社会的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中国混动技术有望走向全球
当下,国内纯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热销,但是国内的混动汽车其实在海外市场上同样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和欧美车企的插电式混动技术相比,国内如今新一代的混动技术,拥有更大的电池以及动辄超过100公里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市内通勤的需要。
更不要说,包括理想、哪吒、AITO问界等新势力还在持续发力增程式技术,同样受到国内消费者青睐。
不久前有消息称,奔驰将为其即将投产的新一代CLA车型搭载吉利的雷神动力8848系统,这也将成为奔驰历史上首次使用中国动力总成的案例。
和燃油车相比,当下国内的一众混动技术,在成本上已经和燃油车无异,在节能减排上,更是拥有远超燃油车的油耗表现。
这次工信部等七部委发文稳定汽车消费,将混动汽车/低碳汽车的消费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也是对混动车型的正名。下一步,推动国内混动车型对燃油车的取代,将使得混动车型拥有非常广阔的使用前景。
对于一众跨国车企巨头来说,要想抵御混动车型的攻势,只能在现有的插电混动技术的基础上,去开发能够和比亚迪、吉利、长城等正面竞争的混动技术。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