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现在已经是主流电动汽车的标配,得到大量用户的认可,但智能驾驶体验的提升,是以更多的智能元器件为基础的。智能硬件越来越多,势必给汽车的整体设计带来挑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激光雷达放在哪里?
近日,全球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宣布,已经与一汽集团达成定点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首个舱内激光雷达智驾方案,并将之运用于红旗下一代旗舰级纯电车型上,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量产交付。
如果舱内雷达能够普及,将会给智能汽车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激光雷达放在哪里好?
最近几年,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汽车的智能化也在快速推进,这与各种智能化硬件的小型化有直接关系。
原因很简单,汽车的体积是有限的,不能够小型化,就不能大量上车,激光雷达的快速发展,与它的小型化是一同发生的。
但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激光雷达的体积还是显得有些大,而它又是智能驾驶必不可少的核心零部件,那么要想在有限的体积内,塞进一款高性能的激光雷达,就产生了两种思路,车外或者车内。
车外的激光雷达,一般位于车顶,或者前格栅、翼子板等处,它们的好处是,可以容下较大的体积,而且激光雷达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但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车顶鼓包”影响美观、提高风阻,而且翼子板、前格栅在日常用车以及交通事故中比较容易受损,进而危害到成本高昂的激光雷达。
如果把激光雷达置于驾驶舱内,可以让车辆的外观更加美观,避免车顶鼓包,减少对雷达的磨损,但它在噪音控制、体积小型化、雷达信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挑战,进而带来高昂的成本。有鉴于此,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车外方案。
禾赛科技能带来什么?
很明显,舱内激光雷达遇到了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难题,导致难以普及,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些行业巨头拿出革命性的产品。
禾赛科技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全球市占率达到47%,只有这种体量,才有可能实现技术突破。
2023年4月份,禾赛科技发布了最新的车规级超薄远距激光雷达ET25,这里的25指的是它的机身厚度只有25mm,完全可以放在挡风玻璃内侧,从而解决了以前激光雷达体积过大的问题。
这颗雷达,就是这次红旗与禾赛科技合作的基础。
除了更加轻薄之外,ET25的测距能力还从上一代产品的200米提升至250米,即便置于挡风玻璃后面,也可以达到225米,性能相当强大。
此外,ET25的功率只有12W,散热性能出色,工作时的噪音也只有25分贝,不会对车内乘客造成任何影响。
舱内激光雷达体积小,性能强大,而且还无惧雨雪天气的影响,在禾赛科技推出ET25之后,业内将纷纷对舱内激光雷达方案进行研究,不少激光雷达厂商也将跟进。
就跟当年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一样,未来这种轻薄型的激光雷达将很有可能成为主流。
还面临哪些问题?
从技术上来看,禾赛科技ET25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所有的核心技术都面对如何量产落地的问题,禾赛科技的ET25或者后续的舱内激光雷达方案也不例外。
与红旗的合作,将量产时间放在了2025年上半年,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
激光雷达发出的近红外激光在遇到玻璃时会产生严重的信号衰减,这种物理上的难题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要想绕过这个难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采用定制的挡风玻璃。
目前禾赛科技已经与福耀玻璃达成了战略合作,在定制挡风玻璃方面共同进步,红旗与禾赛的合作,应该也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同时,舱内激光雷达虽然可以放置于挡风玻璃内侧,但内侧可以利用的空间也很有限,目前在汽车上普遍采用的前视摄像头、雨刷感应器往往也集中在这个区域,如何将这些装置与激光雷达集成,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定制挡风玻璃,还是与其它零部件集成,都会增加汽车厂商的成本,这是舱内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普及的最大障碍。
但无论如何,禾赛科技ET25至少解决了体积、技术、散热、噪音控制等方面的难题,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就跟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之争、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之争、插混与增程之争一样,舱内激光雷达与舱外激光雷达孰优孰劣,也需要经过一番争论,然后才能实现商业化。
禾赛科技ET25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成熟的思路,并且做出了可以量产的产品,这就是它的重要意义。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