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提升,但还不足以完全取代燃油车,因此各大新能源厂商都在努力用各种黑科技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除了更强的动力、更低的用车成本、更强大的安全性能之外,电子后视镜也逐渐火爆起来。
7月1日起,《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将正式实施,这项新国标增加了对电子后视镜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电子后视镜即将在中国合法上路。那么这个看上去很炫的东西,到底实用不实用呢?
电子后视镜到底是何方神圣?
后视镜,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种交通事故,也降低了驾驶强度,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极为深远。自诞生至今,后视镜经历了不断的更新换代,但大体思路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用光学镜片搜集车辆侧后方信息,用肉眼去读取。
但电子后视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常规,它与普通后视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和信息读取两个方面。普通后视镜通过镜片来观察车辆周边信息,而电子后视镜却是通过外部摄像头采集信息。
普通后视镜直接将信息呈现在玻璃镜片上,人眼直接读取,电子后视镜则需要在驾驶舱两侧各安装一个显示屏,将车外信息用电子成像的方式呈现在显示屏上。
从理论上来说,电子后视镜有不少的好处。它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视野盲区的问题,普通光学后视镜受限于玻璃尺寸、车身结构、镜面曲率、安装角度等问题,驾驶员坐在车内不可能看到侧面和后方的全部路况,但电子后视镜的摄像头却可以做到无死角拍摄。
与此同时,电子后视镜还能够应对一部分恶劣天气。众所周知,在大雨天气、夜间行车等用车场景之下,普通后视镜会存在“看不清”的情况,而电子后视镜就可以通过调节、补光等方式来将视野清晰化,提高安全性能。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想要实现这一点并不难。
此外,电子后视镜还有另外一些优势。车外摄像头的体积远小于普通后视镜,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特征,风阻更小,续航里程更长,高速工况下风噪也会显著降低。
由于不依赖车外光学镜片,电子后视镜还解决了后车远光炫目的问题。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各路专家以及汽车厂商才会努力推动电子后视镜的普及。
真的是完美设计吗?
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后视镜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早在30年前,已经有部分厂商推出了电子后视镜的概念产品。2016年,欧洲开始允许搭载电子后视镜的车辆上路;2017年,日本也开始跟进。
但从实际用车情况来看,搭载电子后视镜的车型仍然是少数一部分。既然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电子后视镜无法大规模普及呢?
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技术或者装备要想大规模上车,需要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两个问题。电子后视镜依靠摄像头收集信息,但摄像头自身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国外有权威机构曾经对奥迪e-tron的电子后视镜进行过测试,结果发现了强光下看不清屏幕、夜间行车时出现光晕、周边影像颗粒化等各种问题,影响行车安全。
同时,电子摄像头还存在稳定性的问题。一副完整的电子后视镜包括车外的电子摄像头和车内的显示屏,以及各种线路,这些零部件如果发生问题而失灵,短时间内很难解决,而普通的光学后视镜,除非被外力击碎,否则基本不可能“失灵”。电子后视镜可能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而且是解决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
除了这些技术性的问题,电子后视镜还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通的光学后视镜就是两个镜片,成本极其低廉,维修成本也相当低。但电子后视镜的摄像头、线路、显示屏采购和维修成本都相当高昂。
人类汽车工业发展上百年,驾驶员早就习惯了光学后视镜,现在要让车主付出高昂代价,来得到一个稳定性差、使用体验不佳的配置,恐怕并不容易。
未来前景如何?
与大多数新技术、新设计一样,电子后视镜也是优势与缺陷并存。中国相关部门之所以给电子后视镜开绿灯,大概率是看到了目前电子摄像头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解决了技术问题和稳定性问题,电子后视镜也存在成本过高和使用习惯的问题,导致推广速度变慢。
电子后视镜的车内显示屏通常置于驾驶舱两侧,车主需要通过观察显示屏来读取信息,但在具体行驶过程中,这个操作很容易导致驾驶员分神。
按照交警部门的建议,行车过程中观察中控屏有可能导致事故概率的提升,而电子后视镜却要求驾驶员的目光寻找、锁定更远处的右侧显示屏才能看清右侧路况,整个过程其实相当复杂,不但不安全,而且会让驾驶员的精神更加紧张,增加驾驶强度。
与此同时,要想降低电子后视镜的成本,需要大批量上车,但这个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其只能在高端车型上率先普及,然后再在中低端车型上普及,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因此电子后视镜“合法化”之后,应该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电子后视镜仍然难以占据主流。
电子后视镜的确“看上去很美”,但成本、稳定性、驾驶习惯等因素都制约着它的普及,而要想推广,还是要先解决自身问题。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