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中国社会进入到了“两会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而对于刚刚走过至暗时刻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未来也面临着如何做好“六稳”“六保”这一重大课题,而其中供应链的风险成为了会场内的焦点。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汽车业界已经有了是否会遭到类似华为被极限施压的担忧。
“前期是中国疫情严重,造成国外部分车业停产。此后则是国外产业链的暂停而影响中国汽车产业,这一影响在5月份会最为凸显。”业内专家曾预测,如果欧美日疫情在6月份不能明显缓解,那么国际产业链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还会延续到6月份或更远的时间。
“汽车是由几大总承来组成的,总承又是由零部件组成的,零部件又涉及到材料、工艺,它都有一个大和小不同的产业链。所以工业体系完整、制造业体系完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我们国家没有钢铁,没有有色金属,要单独做零部件,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门点名了汽车供应链目前的问题现状。
汽车产业是一个强调高度全球化的大工业产品,产业链条遍布全球,中国关键零部件缺失,国际零部件巨头依旧牢牢掌握着主动权是不争的事实。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10万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但销售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仅为1.3万家。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集约度不高,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普遍存在的现状。
2019年,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迭代升级,更多高质量的进口零部件正快速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轿车零部件市场上,甚至有可能占80%以上。
特斯拉已经给中国车企敲响了警钟,有分析指出,位于上海的特斯拉工厂并未在五一节后正常开工,其原因就在于海外零部件供应的中断。特斯拉有部分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海外进口,疫情持续导致的多国停产,严重影响了特斯拉的正常复工。
而零部件企业也有难言之隐,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表示,博世中国目前已经在全部厂区复工,中国本土的形势已经无恙,但放眼全球,压力依然存在。“供应链安全是我们作为一级供应商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国外封国的状态导致许多工厂无法复工。“陈玉东表示。
“比如在向中国供应零部件的墨西哥工厂,目前他们仍然处于封禁的状态,而我们则在尽全力与对方沟通,目前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复工协定,这就保障了中国市场的基本需求。”
那么,中国车企是如何看待零部件断供风险的?汽车头条APP注意到,包括李书福、徐和谊等多位汽车圈大佬对此问题纷纷发声。
22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非常时期,保持平常心”的发言。在这次发言中,李书福特别提到了供应链的风险问题。
他表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有些核心零部件还依赖国外提供,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依然不足。协力畅通全球汽车供应链,必须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两个方面工作。一定要掌握技术和创新的主动权,提升突发风险应对能力,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供应链风险,才能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全产业链竞争力,推动汽车行业更好地发展。”
而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近期也对零部件问题进行了表态。他说,“疫情期间,全球生产及产业链出现缺口,国际零部件渠道的中断,不仅直接冲击整车厂,同时也给国产供应商的海外二级供应商带来风险。此次全球疫情暴发造成的零部件断供风险,让我们更加明晰推进整车产业链国产化的重要性。”
我国一直都高度重视供应链做强的工作,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但随着疫情的爆发,让汽车产业供应链上下游存在的大而不强的痛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那么,中国车企是否会被海外的零部件断供卡脖子?
从短期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需要中国车企迅速决策,果断采取紧急措施寻找备选方案,但从中长期而言,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仍然会成为历史的选择。
正如苗圩所言,“我想很多记者朋友们都读过《围城》这部小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这就是一个常态,所以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还是充满着信心。”
中国车企和中国零部件企业理应进入到一个更好协同的新周期,有专家就建议,一方面,车企在进行自主开发时,为提高成功率,整车厂不能只从产品的性能、价格和稳定供货能力等三方面权衡,而要加上产业安全的因素,今后要有意识地选择重点培育和帮助自主开发的高技术零部件企业成长。另外一方面,对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和高端装备,要考虑自主开发和引进发展并举。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场危机变成中国零部件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契机,让中国车企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增长没有后顾之忧。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