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詹姆斯·戴森,为什么同样的产品戴森会贵10倍?他想了想回答:“你觉得一个让你欲罢不能的痛点值多少钱?”
至少在我看来,如果有人能发明一个装置让我的脚趾不再撞到床脚,我愿意送他一台车。
说起车,众所周知戴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造车计划。其最近申请了数项汽车专利,从相关资料看来,戴森的首款电动车将会是一台车长超过五米的SUV,外形尺寸和一台揽胜相仿。
不过它的轴距足足有330cm,比揽胜多了40cm,离地间隙也比揽胜高出4-6cm,至少达到25cm的水准。车身采用铝合金材质打造,23-24寸轮毂大得离奇。尽管有着出色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参数,但戴森并没有表示出想打造一台硬核越野车的意思。
同时戴森的专利申请中没有提及动力或传动系统的细节,不过创始人詹姆斯·戴森表示公司正在研发两种不同类型的固态电池。
种种迹象表明,这又是一款剑走偏锋式的典型戴森产品——依照戴森一个电吹风卖三千元的调性,这台车想必和性价比扯不上太大关系。而且,纵使电动革命隐去了百年来造车行业高高在上的门槛,但跨行如跨山,电吹风和电动车之间的距离,不是吸尘器能弥补的。
不过我依然有理由证明,戴森造车并不是一场赌博。
戴森很有钱
2018年,戴森公司营业额增长28%,至44亿英镑;利润增长33%,至11亿英镑,是马自达的两倍。其中亚洲市场,尤其是韩国、日本和中国市场,对戴森的全球业绩贡献重大。
又由于戴森是一个家族企业,詹姆斯·戴森和他的家族掌控100%的股权,所以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显示1月23日的更新显示,詹姆斯·戴森凭借138亿美元晋升英国首富。
五年前,詹姆斯·戴森从他的“小金库”里拿出30亿英镑,在英国林肯郡买下了一座3000英亩的庄园。据《泰晤士报》估算,他在英格兰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达到了2.5万英亩(大约相当于14个陆家嘴),比女王在英格兰诺福克的桑德灵厄姆拥有的王室领地还多出了5000英亩。
当戴森在2017年末公布造车计划时,25亿英镑的预算刚过和李斌提出的“造车两百亿”门槛十分接近,不同的地方在于,这25亿英镑于戴森而言,是无需融资一分钱的“小数目”。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戴森公司,还是戴森本人,都有足够的钱烧给造车。
当然戴森并非天生就富得流油,他曾经债台高筑,欠下银行百万英镑的债务,这要从戴森的另一个故事说起。
戴森很有才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詹姆斯·戴森突发奇想,他上班的工厂中的工业除尘机,可以通过缩小体积,在家庭中寻找到用途。
和老式的家用吸尘器不同,这种除尘机不需要一个巨大的收集灰尘的口袋,除尘机快速旋转内部的空气,产生一种气旋,将灰尘向外甩出,从而方便收集。
在往后的五年里,他一共开发了5126台无尘袋吸尘器原型机,终于在1983年成功地设计出初代无尘袋吸尘器G-Force。
詹姆斯·戴森曾回忆到:“我之所以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开发出无尘袋吸尘器,就是因为我没钱。当年很困难,用的是银行贷款,还要抵押房产。我可怜的太太签字抵押了房子所有权,我当时个人欠了两百万英镑。当做到第5台模型的时候,我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第3727台模型时,我的太太要出门工作养家。”
一般人看来,G-Force的最大特点是没有集尘袋,但其实它最成功地方在于双气旋系统,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因而吸力不会减弱,颠覆了传统吸尘器的设计模式,一举打败盘踞市场近百年的胡弗吸尘器。
当后来詹姆斯·戴森尝试改良吸尘器,将吸尘器体积变得更小巧时,他发现的传统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往往过于庞大笨重,效率低下,且容易磨损需要替换碳刷。于是他带领12人工程师团队,又花费了将近五年时间终于开发出了第一台切换式磁阻数码马达——X21。
戴森至今最新一代的数码马达每分钟转速已经可以达到125,000次,转速是传统交流电机的3倍,但重量只有交流电机的六分之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戴森能把马达和叶片安装在Supersonic吹风机纤细的手柄里。
由于数码马达超音速的频率超出人类听觉范围,詹姆斯·戴森还开过一个玩笑:“家庭宠物猫狗也听不到Supersonic的噪音,不过马能听到,所以尽量别让你家的马靠近吹风机。” 老佛爷Karl Lagerfield的爱猫Choupette就是Supersonic吹风机的第一批用户。
当你觉得一个吹风机卖三千块不可理喻时,更不可理喻的是戴森研发一个吹风机耗资5000万英镑。高投入的处事风格不是詹姆斯·戴森的专利,巧就巧在,这位全世界最富有的工程师每回都能摘得高回报的果实。
兴许因为他明白,当你的产品能解决痛点,多贵都有人愿意为之买单,这才是詹姆斯·戴森最有才的地方。
戴森很懂车
当我说戴森懂车,我指的自然是电动车,再准确一点说,是戴森很懂电动车的痛点。
比如戴森介绍,电动汽车1/3的电力,是用在汽车内温度的调节上,因为汽车运行中需要持续的空气循环,让车里的乘客感到舒适。
“我们一直研究空气的加热和冷却技术,目前为止我们有数字马达技术、电池技术、空气处理技术,将它们整合到一起,就是电动车的大部分关键部件。”戴森说,“电动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上,过去这个行业是建立在引擎和变速箱技术的基础上,以及外观设计,然而现在不一样了。电池价格高昂,并且占据了汽车里的很多空间,很重,数字马达的体积就小很多。”
又比如戴森有一款名为Airblade的新型干手器,空气从一个非常狭窄的风口吹出,速度约达到每小时400英里,詹姆斯·戴森认为应该将这项技术用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因为雨刮结冰、老化,而且当玻璃上有硬颗粒灰尘时,雨刮来回擦拭会伤及玻璃。
这种直击痛点不受思维限制的解决方式,传统车企想不到,新造车企业想不到,或许只有这个造吸尘器的才可以。
自1980年美国学者约翰•古迪纳夫在牛津大学发明了锂电池,该项技术至今基本没有过重大改进。2015年,戴森悄无声息地以9000万美元全资收购了固态电池制造商Sakti3,原因是该公司曾在2014年研发出能量密度高达1143 瓦时/升的车用固态电池。
目前戴森汽车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是前阿斯顿马丁总工程师Ian Minards,今年1月英菲尼迪前总裁Roland Krueger也正式加盟戴森。
戴森还宣布将公司总部从英国威尔特郡搬迁新加坡。从全球范围进行比较,电动汽车在亚洲市场的需求更加强烈,潜在用户人数更大,电动车销量增速势头也更明显。
戴森新加坡工厂
与此同时,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市场里庞大的中产阶级崛起,意味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对戴森的商业逻辑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愿意为有潜质的产品买单,即便该商品价格是同类产品均价的数倍;企业受益于消费者支持,有足够资金研发更具潜质的产品,保持技术进步,不断解决消费者的使用痛点。
戴森要做的,从来就不是让全世界的人都买他的车,而是当有人需要一台“没毛病”的电动车时,一定会考虑它。这么一想的话,戴森电动车似乎没理由不火。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