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九银十的收官,车企前三季度营收成绩单也渐渐浮出水面。近日,戴姆勒、宝马、奥迪、福特、特斯拉、江铃江淮、海马、一汽轿车、长安汽车先后公布了最新的财务表现。
冗长的财务报表中,隐藏着各家车企近一年来的无奈和低迷。从今年开年,关于车市遇冷的传言被月度、季度、半年销量数据一次次印证。
雪上加霜的是,以中美贸易战为主要关注点的全球贸易争端迅速蔓延开来,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多国车企深受影响;此外,德国检方突然加大了对柴油门丑闻的深度调查,奥迪时任CEO施泰德在家中被捕将柴油门丑闻推向了高潮,大众、戴姆勒、奥迪等德系车企都难逃其咎。
种种非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各个车企三季度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呢?
盈利失速的奥宝奔
虽然奥迪、宝马、奔驰目前尚未公布三季度财报,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下调了今年的盈利预期。
据外媒报道,因奥迪接受了8亿欧元的“柴油门”罚单,下调了今年的财政目标,不过,奥迪并没有公布下调后的财政目标的具体数字。
早在2017年年底,奥迪方面便预测到2018年将是具有压力的一年。奥迪曾表示,由于要进行新车测试、制定标准,以及处理“柴油门”丑闻,因此今年的财务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因而对于2018年的财务目标,奥迪将其定位在略高于2017年601亿欧元的水平。
或许,应对柴油门丑闻在奥迪的预期当中,不过让奥迪万万没想到的是,德国检方今年彻查柴油门的力度会如此之大。
同样受到柴油门影响的还有戴姆勒集团。此外,困扰戴姆勒集团的还有陷入焦灼的中美贸易战。受多方因素影响,戴姆勒在10月22日下调了今年的盈利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是戴姆勒今年第二次宣布下调盈利预期了。此前的6月20日,戴姆勒集团首次发布公告宣布下调今年的盈利预期。公告显示:由于中国对美国进口汽车实行新的关税政策,或损及梅赛德斯奔驰SUV车型在华的销量,下调2018全年税前利润预期。
而对于再度调整利润预期的原因,戴姆勒表示:由于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在不同地区受到的政府政策的约束,导致其成本上涨;同时,因为车辆交付延迟,导致梅赛德斯奔驰货车销量下跌;加上最近欧盟法院一份文件明确表示,需要对仍在使用R134a冷却剂的车辆进行检查。此外,在部分市场戴姆勒客车需求有所下降。
综合以上考虑,戴姆勒预计将今年三季度的税前利润调整为24.88亿欧元,同比去年34.09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下降了27%。同时,戴姆勒表示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全年利润都会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德系车企纷纷中招的情况下,宝马同样不能“免俗”,也宣布了下调今年的盈利预期。宝马公司发布公告称,全球贸易争端有关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价格,其汽车部门全年营收同比略有下降。
宝马预计税前利润将维持在原有水平,但将略低于去年公布的106.6亿欧元。该公司还预计汽车利润率将在7%左右,低于之前的8%到10%。宝马汽车(包括Mini)在美国的销量在8月份下降了1.5%。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前八个月增长了1.9%。
特斯拉逆袭实现正盈利
有意思的是,多年来在车市竞争中高歌猛进的奥迪、宝马、奔驰纷纷下调盈利预期的同时,一直以来处于产能地狱、盈利“无望”的特斯拉却出乎意料地实现了盈利。
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8.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9.85亿美元大涨128%。三季度特斯拉的净利润为5.1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6.71亿美元,这是特斯拉自上市以来第三个实现盈利的季度。
难得的盈利季度,是马斯克因推特风波卸下特斯拉董事长后打出的有力一拳。而特斯拉之所以在三季度实现盈利,正是因为Model 3的交付量急剧增加——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交付了大约7万辆Model 3。
Model 3交付量的上升,源自于特斯拉产能问题得到极大的缓解。数据显示,三季度Model 3的周产能已经达到了4300辆。马斯克表示:“我们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始在欧洲和中国接受Model 3的订单。”
特斯拉产能提升、三季度实现盈利,为刚刚解决推特风波的马斯克带来了一丝慰藉。但造车之路道阻且长,特斯拉还面临着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处理中国建厂事宜。
边缘企业盈利堪忧
看遍了车企在三季度令人意想不到的财务表现后,转过头来审视其他车企的表现会发现,在竞争愈演愈烈的车市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丛林法则在企业身上体现得愈发明显。
一些整体构架羸弱的企业,在车市寒冬中尽显疲态。江淮汽车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 17,100 万元,同比减少 78 % 左右。
江铃汽车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01.9亿元,同比减少10.0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减少66%。
同样令人堪忧的还有一汽轿车。一汽轿车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15亿至1.55亿,同比下降60%。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三家企业的共同点是销量的下滑。而它们的销量下滑的原因并非完全受整体车市遇冷的影响,还与他们不够完备的产品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
令人担忧的是,在合资股比政策放开实施,中国车市愈加开放拥抱全球的发展脉络中,这些被边缘化的企业如再不“自变”,将如何“泰然处之”?
还剩两个月左右的时间,2018年的车市又将收尾。跌跌不休的盈利、2018年漫长的寒夜,是否会随着合资股比大门的打开而迎来春天?亦或是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加剧淘汰呢?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