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阿里员工王先生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最后病故。王先生住过的自如房间被测出甲醛超标,有声音认为,是空气质量不合格的房间导致此悲剧发生。
这则新闻近日也持续发酵,引发了广大吃瓜群众对家居空气质量的关注。但大多数人或许忽略了另一个地点——汽车内的空气质量问题。
随着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在家、办公室之外的重要“第三空间”。
有数据显示,全国人均驾车上下班时间已近50分钟,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均驾车上下班时间都超过1小时。
当我们与汽车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的时候,在这个给我们遮风避雨的小空间内,却可能比家里、比室外环境存在更多的污染物,让我们的健康受到影响……
早在2012年,大名鼎鼎的奔驰就曾闹出过“毒车”事件。当年在中国销售的奔驰车(进口与国产都有)出现大量有关车内异味的投诉,甲醛严重超标、地毯酸臭、有毒沥青等等,此事甚至还被2013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一时成为焦点。
同一年,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正式开始实施,车内空气质量第一次有了评测标准。
然而时至今日,仍然很少有车主关心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顶多在买新车的时候靠主观感受去闻一闻到底“臭不臭”——
要知道,车辆在生产时,因为塑料件、橡胶件、织物、涂料、粘合剂、皮革的大量使用,造成车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等污染物超标。
现在,房屋室内的装修污染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车辆由于内部空间窄小,相对装饰材料使用量更高,所以污染问题其实更加严重。
2012年的一次媒体测试中,七辆受测车辆中,有五辆车超标,其中四辆是甲醛超标,一辆为苯超标;而到了今年,易车网再次做了一次车内空气质量测试,甲醛的“小弟”乙醛仍然是部分车型跨不过的坎儿……
车内污染和室内污染很相似,新车内部材料同样会释放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有机物。若长时间处于这种有“毒”环境中,人们的健康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大多数车主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的认知,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
没有气味就没有甲醛污染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新车没有味道,就不需要关注车内空气质量了,但是甲醛在室内的含量超标0.1mg每方的话就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伤害。但实际上,甲醛在0.15mg每方以下都是难以察觉的。
所以,闻不到气味并不代表没有甲醛,更加不代表甲醛不超标。但是长时间待在车里会感到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
误区二
豪车不需要担心空气质量问题
人们往往认为,价格昂贵的豪华车用材高档、质量达标。就不会有空气污染的产生。
虽然在豪华品牌中,确实有沃尔沃、DS这样重视车内空气质量,从用料到工艺上极其考究的品牌。然而车内空气质量并不与价格正相关,豪车内部的皮革使用更多,反而有可能产生更多污染。
误区三
汽车清新剂可以去除污染
在新车被检测出来空气质量不佳的时候,很多车主都会第一时间去买一些除甲醛产品,像是什么空气清新剂,但它们都不具备除甲醛的功能,却声称可以除甲醛。但仅仅只是空气清新剂的味道盖住了车内的异味,这个时候车内的空气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实际上,应对车内空气污染最好的办法,就是通风——每天在进入车辆前,不妨先打开车门车窗,将长时间密闭在里面的污染物释放出来;在车辆行驶时,也尽量保持空气流通。
或许有朋友要说了,冬天同时还有雾霾和PM2.5,如何兼顾通风和换气呢?不仅目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车型越来越多,只要是装备的空调滤芯的车型,所有经吹风口吹出的空气,只要打开风机,都会被过滤净化。
记者曾经做过测试,即使在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冬季,使用外循环,大多数车型都都能够有效降低车内PM2.5,让PM2.5指数达到50以下,也就是“优”的标准。如此一来,通风换气和防霾是完全不冲突的。
至于空气净化器,对于甲醛这样的有机污染物效果并不一定都很好,而对付PM2.5既然空调滤芯已经有用了,也不大需要多此一举。
由此看来,保持好的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姿势是:夏季,多开窗通风;冬季,尽量多使用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