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多年的宝马Z4换代车型终于要在本月的圆石滩车展上亮相,这款车最大的关注点是宝马与丰田首次合作研发跑车平台的产物,然而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宝马Z4采用的2.0T和3.0T发动机似乎还没看到丰田的影子。
作为最近十年里最受关注的一宗合作,丰田与宝马自2011年宣布合作后迟迟未能在量产车上看到实质性进展,而同样的德系豪门奔驰在于雷诺-日产结盟后也利弊参半。当汽车巨头寻求强强联合以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到底这种模式能否实现最大利益化?
利益互换
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以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时代将会成为未来数十年的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之下,哪怕规模庞大而且利润丰厚的丰田也需要依靠商业合作来共同面对未知风险。比如2004年丰田买入斯巴鲁部分股份,开始了双方在跑车等领域的技术共享;2015年丰田与马自达的合资也是旨在实现两者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互补。
而丰田与宝马的合作,自然也是看重了双方在技术上的互助:两者将在新一代环保车型和环境技术中开展长期合作,按照宝马的说法:丰田是与之拥有相同技术理念的车企,长期以来丰田对于混合动力技术的挖掘,更多的是对技术的追求,而非市场的引导。而作为丰田,也希望可以借此复活上世纪80年代在性能车上的辉煌。
基于品牌发展理念上的相似,宝马与丰田的深度合作主要侧重在技术研发层面,其中包括共同合作研发氢燃料汽车、开发全新跑车平台、研发电动车动力系统与轻量化技术。
外界曾经担心丰田的家用和宝马的运动会形成极大反差,而从这些合作细节来看,其实双方看重的都是对方在技术追求上的态度。虽然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丰田和宝马的合作无非为了尽可能减少技术研发成本与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2010年前后丰田在混动技术上的优势远优于其他汽车厂商。不过,比起其他同行简单的技术交换,丰田和宝马看似更加的志同道合。
当然,技术上的互惠互利只是其中一方面,对于汽车巨头丰田来说,一直未能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始终是一个遗憾,尤其是凭借雷克萨斯和普锐斯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之时。所以,丰田与宝马的合作还有一层意义:通过共享宝马的两款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使得丰田多款欧洲车型的动力组合更符合欧洲市场的喜好。作为协议里的重要一部分,在双方合作多年未有进展之时,宝马的柴油发动机早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在丰田车里。
与丰田宝马同期,另一桩备受瞩目的汽车巨头合作是戴姆勒和雷诺日产,两者的利益交换更为直接。
2010年双方宣布交叉持股,在小型车、商用车以及发动机领域进行长期的深度合作。与丰田宝马的志同道合式联合不同,戴姆勒和雷诺日产之间存在着更为直接的技术共享和成本分摊 。值得一提的是,戴姆勒在过去曾经与克莱斯勒、三菱分别组队,最后都以失败收场。而在戴姆勒找到雷诺日产之前,它曾经希望与宝马进行深度合作而遭到拒绝。
戴姆勒和雷诺日产的合作,双方的目的十分明显:戴姆勒多年在小型车领域发展较慢,雷诺日产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可以参考借鉴;而奔驰在豪华车领域的实力,恰好是雷诺日产发展英菲尼迪的最好学习榜样。在此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两者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到利润——这是雷诺日产最为擅长的事。
观念冲突
对于车迷来说,丰田与宝马合作最值得期待的是Z4换代和Supra复活,双方将会共同研发一个全新跑车平台:一方面宝马希望从丰田身上学到混动技术对动力性能的突破,另一方面丰田看重了宝马在底盘调教和车身轻量化上的优势。
如此看来,似乎一举两得,既能重新收割情怀粉,又能减少投入成本分担风险。只不过,也许让丰田和宝马都始料不及的是,光是两者在产品理念层面就磨合了超过两年时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国品牌和日本企业在造车理念和利益最大化上的差异,正如后来宝马方面回应中提到,丰田一开始的设想是类似丰田86和斯巴鲁BRZ,两者在同一平台上可以尽可能多地共同零部件,以实现效率最大化。
可是宝马的想法并非如此,在宝马看来虽然两款跑车诞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各自的独特性——虽然后来我们从全新一代Z4和丰田概念车FT1上都看到了两者融合的影子,但实际上即将上市的Z4依旧非常宝马,而对于Supra而言,除了底盘方面能获得宝马的帮助,动力的选择可能也一如既往的丰田。
虽然目前宝马在全球市场推出的更多是插电混动车型,似乎与丰田主打的技术并不一致,但当时的合作初衷可能是实现技术和专利的共同,不必像通用一样需要花更多力气绕开丰田THS的思路。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套用到氢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合作进展,由于丰田最早开始投入到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当中,掌握了更多的核心专利,对于志同道合的宝马而言,合作共享比从头开发更能节省资源。只不过,当丰田早已实现了Marai的量产,宝马自从2015年推出了一款氢燃料电池概念车之后,一直没有更多的进展。除了对待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理念差异,宝马还需要考虑德国甚至欧洲市场的政策与市场支持。
也许我们可以猜测,丰田和宝马的合作初衷十分的理想化,只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德国人和日本人的理念产生了较大差异,这也是曾经传言宝马总部一些员工对此次合作十分抵触的原因。不过,多年的磨合终究是推出了全新一代宝马Z4,未来还会有丰田Supra的复活,这种文化碰撞也未必都是坏事。
悬殊走向
丰田和宝马的合作,虽然品牌和产品并不在同一层面,但至少两者在技术和研发领域可以做到各取所需、形成互补关系,这种合作形式有利于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反观奔驰与雷诺-日产,两个带着明显赚钱目的的合作甚至比起丰田宝马更理想化,然而数年发展的结果却是奔驰在小型车、尤其是Smart的发展状况始终停滞不前。虽然Smart和雷诺Twingo共享平台与零部件可以很好的分摊成本,但从大环境来看,尤其是美国市场,微型车的份额已经逐渐下滑了。
而雷诺日产也并没有如愿,最开始雷诺日产希望通过与奔驰的合作,优化英菲尼迪的产品规划和品牌策略,甚至后来用奔驰M472发动机替代了曾经备受肯定的VQ系列,虽然这样一来英菲尼迪,许多消费者开始冲着奔驰发动机而来,但对于英菲尼迪的品牌标签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积极影响,以至于现阶段的英菲尼迪又逐渐回归到VQ系列里。
从此前的关系迅速升温,到现在的合作热情冷却,奔驰和雷诺日产从这次合作中的获益开始走向悬殊:小型车市场的发展不似预期,无论奔驰还是英菲尼迪都没有在这个平台上很好地获利;而英菲尼迪也由于自身的品牌策略失误,虽然与奔驰共享发动机和生产线可以降低成本,但并没有为英菲尼迪带来预想中的10%市场渗透率。
相对来说,收获更多的应该是奔驰,2010年双方合作之时,奔驰曾深陷品牌和质量的问题当中,希望寻求一个强大合作伙伴以实现反超奥迪的目标。如今看来,奔驰已经如愿,虽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奔驰这一阶段的产品力提升,但不可否认,奔驰借助这次合作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在最近一次汽车生产成本的调查中,奔驰单款车的利润成为全行业最高。
比起戴姆勒和雷诺日产,也许丰田和宝马的前期低调磨合更能带来成功。最开始奔驰希望通过与雷诺日产在纯电动领域的合作,使得自己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先机,如今看来情况不如当初,奔驰现在的做法是从头开始打造自己的纯电动技术和产品序列。
虽然丰田宝马除了两款跑车以外没有更多的进展,但对于这样的巨头合作来说,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汽车巨头强强联合,除了要门当户对,可能还需要志向一致。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