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赛车爱好者,那么今年早些时候举办的第64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想FIA GT世界杯上那一次昂贵的连环撞车相信会是其中之一。
然而除此之外,在赛道上各种拥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涂装的赛车当中,一台黑色的M6 GT3显得格外抢眼。这台由宝马Schnitzer车队的巴西车手Augusto Farfus驾驶的18号赛车,在赛道多雨湿滑,意外频发的环境下,最终勇夺全场第四名——这台赛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宝马艺术车项目打造的第18台作品。
也许大家会奇怪,艺术车?充满机械、数字、理性元素的赛车运动为什么会跟自由、奔放、感性元素的艺术联系在一起?那或许要从宝马艺术车项目本身说起。
什么是宝马艺术车?
宝马艺术车项目可以称得上是宝马集团文化事业的精髓所在,作为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一种经典艺术形式,宝马艺术车被称为“车轮上的艺术品”。自从1975年首台作品诞生以来,在42年间,一共有19位艺术家合作,以宝马各个时代的经典车型为原型,打造出了19台融性能速度与艺术美感于一身的经典艺术车。
宝马艺术车的诞生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偶然,当年,法国赛车手、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品拍卖商的Hervé Poulain突发奇想,希望邀请一位著名艺术家在宝马的性能车款上作画,打造一款当时堪称独树一帜的作品,并凭此参加当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于是在时任宝马汽车运动总监Jochen Neerpasch的协助下,他们找来了著名艺术家Alexander Calder,在一台BMW 3.0 CSL赛车上进行艺术创作。
Alexander Calder是著名的现代艺术大师与雕塑家,寻求不稳定与稳定之间的平衡、以动态的结构来打破原有艺术形式的局限可以说是他最突出的艺术理念,而这台将在赛道上飞驰的BMW 3.0 CSL赛车可谓是展现其艺术理念的最理想素材。
果不其然,Hervé Poulain和Jean Guichet以及 Sam Posey三位车手驾驶着这台BMW 3.0 CSL在当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一出场便吸引了全场的关注,虽然由于机械故障未能首战告捷,但这件将奔放的艺术元素与略显刻板的赛车元素相融汇的作品已然成为经典。
一年之后,Alexander Calder因病离世,这台BMW 3.0 CSL成为大师最后、或许也称得上是集一生之大成的巅峰之作。而宝马艺术车的经典之路,也正是从这里起步。
42年后,中国艺术家首作
宝马艺术车项目立项以来,对于艺术家的遴选就非常严格。当宝马计划打造新的艺术车作品时,宝马文化事业部会邀请世界知名博物馆馆长或艺术展组织者组成评委团,以每人提名两位艺术家,并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此次艺术车的创作者。在过去的42年里,包括Andy Warhol、Jeff Koons、Jenny Holzer在内的多位艺术大师都曾以宝马赛车为原型车进行艺术创作,充分展现了宝马品牌将艺术美学与驾驶乐趣的完美结合。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艺术家一直未能与宝马艺术车项目结缘,直到2016年。在宝马艺术车作品的18号和19号作品的规划过程当中,宝马邀请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Richard Armstrong等12位博物馆馆长以及学者等组成评审团,最终决定邀请中国青年艺术家曹斐和美国先锋艺术教父John Baldessari分别打造艺术车项目的第18号和19号作品。
1978年出生的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曾获得2010年度雨果博斯艺术奖提名,并于2006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她以多媒体装置和录像创作探索着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与抱负,与他们如何战胜或逃避现实的策略。她的作品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能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安的变化。
和此前的艺术车作者一样,曹斐的18号作品也充分体现了她个人的创作风格特点,“技术”与“未来”的理念在18号作品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与实体车身相结合,以一部穿越时空的装置艺术作品,彰显宝马的创新精神。
18号艺术车的黑色车身初看平平无奇,但其实M6 GT3赛车只是整个18号装置艺术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赛车+一部视频短片+一款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彩色光影的APP手机应用软件才完整构成了整个作品。
黑色车身一方面是在向碳纤维技术致敬,同时作者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彩色光影投射到黑色车身上,让观众可以透过安装了APP的设备,欣赏到车身上发射出的多彩光芒。也让这台M6 GT3赛车成为了东望洋赛道上的焦点之一。
让艺术奔跑起来
在传统的印象当中,艺术品往往是静止、精致、感性的,他们往往待在温度与湿度被严格控制的玻璃展柜当中,宛如被豢养的金丝雀。而赛车往往是动态、狂野、感性的,体现着工业文明的严谨刻板与运动的奔放激情。
在当时,艺术品与赛车似乎独立存在于两个相互隔绝的世界,而Hervé Poulain的奇思妙想则通过宝马艺术车项目的发展历程,让艺术品与赛车融为一体,成为沟通两大世界的桥梁。
从1号作品开始,宝马艺术车项目就与汽车赛事密不可分,尤其是勒芒24小时耐力赛:
Frank Stella在1976年以3.0 CSL打造的2号作品;Roy Lichtenstein在1977年以320i Group 5打造的3号作品;Andy Warhol在1979年以M1 Group 4打造的4号作品;Jenny Holzer在1999年以V12 LMR打造的15号作品以及Jeff Koons在2010年以M3 GT2打造的17号作品都曾经参加过当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来到2017年,这种传统也在不断延续。除了曹斐打造的18号作品投入了澳门东望洋举办的FIA GT世界杯赛事,John Baldessari以M6 GTLM为原型车创作的第19号作品也经历了美国Daytona24小时耐力赛的严苛考验。这是第一次在同一年里有两台宝马艺术车参加到赛事的当中,宝马将艺术与赛车的结合无疑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变化的艺术 永恒的速度
机械与艺术往往会被人们视作一对矛盾,而机缘巧合诞生的宝马艺术车项目则成为了打破矛盾的开端,并在未来让两者融为一体,也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宝马那种只有精密、严谨、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奔放自由与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的加入,也让宝马的品牌形象变得更为立体,更有灵魂。
42年来,宝马艺术车的风格在不断变革,绝无重复。19位作者代表的是19种创作思潮与美学追求,或写实、或写意、或纷繁、或简约,然而无论风格如何变幻,艺术与速度、赛车的结合或许是宝马艺术车项目不变的风格主轴,这种自带艺术感的速度基因或许也成为了宝马有别于其他汽车品牌的重要元素。
毕竟,谁喜欢视觉世界里只有黑白灰呢?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