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孟少农精神",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东风公司自2022年,设立"孟少农突出贡献奖"和"孟少农贡献奖",表彰奖励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
东风公司第二届"孟少农贡献奖"此前已揭晓--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汪振晓、东风公司研发总院罗建武、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周杰敏三名东风科技人才受表彰。
每一次探索都始于心中向前的光,他们是万千一线科技人才的一面旗帜,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为东风公司"科技跃迁"作出重大贡献。即日起,我们将记录闪闪发光的他们,见证科技创新急先锋,成为撬动东风迈向卓越的新支点。
"获得'孟少农贡献奖',是您比别人更有天赋吗?""不是。""是您有好的工具方法,可以走捷径吗?""没有。""那您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卡脖子'难题就在那里,只能自立自强,攻关到底。"
东风公司第二届"孟少农贡献奖"获得者汪振晓,是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传动专业总工程师。如他所言,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一直执拗且坚定地行走在军车研发的道路上。无数艰苦的工作不被看见,有些课题的攻关至今没有结果。但老天似乎眷顾这样的"笨",他的一些科研成果逐渐以5年、10年、15年为周期显现,一个个"卡脖子"难题被清除。
一路"卡脖子"
就一路自主攻关到底
"军车的轮下是荒野,常蹚无人之境。科研也一样,要敢想敢干,敢于向无人区挺进。"汪振晓内敛的外表下,有一颗张扬的科研心。1991年,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毕业后,汪振晓进入东风车桥有限公司,从事设备维护和工艺设计;1998年投身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从事底盘研发。由于表现出色,1999年,汪振晓开始接触猛士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项目组最早的成员之一。从此,汪振晓的成败荣辱就与东风猛士紧密相连。
猛士项目,当时在中国前所未有,是不敢想象的"无人区"。以往,军车主要负责物资运输、火炮牵引和改装,属后勤保障序列;而猛士实现系列化和模块化设计后,就是一个集信息指挥、运兵突击、勤务保障、火力打击等功能于一体的战术平台。2007年,猛士开始批量列装部队,由此中国军车完成了向第三代的跨越。
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东风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东风猛士)的研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汪振晓是获此证书的15人之一。
猛士诞生后,已历经三代更迭,动力、底盘、防护性能等不断改进提升,使得猛士始终保持中国军车第一品牌的优势。其中,一代猛士底盘对标"悍马",二代猛士底盘性能就远超"悍马"。但难题总是如影随形。
军车"卡脖子"远比民品来得早。在第一代猛士定型不久,就遭遇了分动器和差速锁的断供,其中关键零部件如齿形链也被外国禁售。汪振晓与团队自力更生,统筹运用国内资源,成功解决了难题。
一路"卡脖子",一路自立自强攻关到底。汪振晓主要负责东风猛士传动及底盘开发,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差速不传扭"传动和换挡的控制技术,克服了国外公司对轴间差速锁控制技术的封锁;油气悬架、限滑差速器等关键总成的研制及应用,填补了军用越野车的空白,也解决了传动、悬架、制动和转向等技术难题,其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车辆混合动力技术研究,开展平台的系列化、智能化、模块化、组合化设计研究,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我要感谢'卡脖子',没有'卡脖子',我们也不会取得这一系列攻关成果。"汪振晓说。在工程实践中,汪振晓有前瞻性,敢想敢干,经常让看似无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彼时,在研车型整备质量超重,而客户对整备质量有严格的限制。接到难题,在大量研究基础上,汪振晓决定:用齿轮齿条式线性转向系统代替越野车传统循环球式转向器。当这一想法提出时,有人提出疑惑,"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是乘用车的东西,能用在军车上吗?"认准了就坚持去试。
设计一套集成拉杆的液压缸的伺服机构,解决齿轮齿条转向力矩不足的问题;提出新型转向阀旋转密封技术解决漏油等难题,不断地试验验证,最终获得了成功:产品顺利装车并通过整车定型试验,重量是原方案的三分之一,成本也是原方案的三分之一,而且转向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主观评价综合得分领先原方案。
首次实现独立悬架断开式驱动桥,减速器壳体、分动器壳体、轮毂轴、传动轴、三角臂、制动卡钳首次用铝合金材质,首次采用自动挡变速器……汪振晓以一次次敢想敢干的实践,向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孟少农致敬。
"孟少农是我们心中的灯塔。我们科研人员要学习孟少农敢为人先、孜孜不倦的开拓精神,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以孟少农为学习标杆的汪振晓,先后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汽车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24项、国际专利2项。
"那个问题没解决 我也睡不着"
2014年,汪振晓请辞底盘设计室主任职务,一心一意当好总师,搞好科研。"我喜欢琢磨事,不喜欢管人。"他说。在科研的道路上,汪振晓一直热情主动。在物质缺乏的年代,每天早上去抢工作站(工作站指当时一种比较稀缺的办公设备);为解决一个问题,他可以不睡觉地持续攻关。
猛士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后,"局座"张召忠到东风调研,并与东风获奖者交流,他问汪振晓:"你为什么那么拼?""我也不知道,反正如果那个问题没解决,我也睡不着,我就要在现场琢磨着解决掉才能安心。"汪振晓说,当时自动变速器车型搭载的发动机出现"开锅"现象,尝试了很多解决方案,他连续两周攻关,最终设计了一套传动装置,成功解决冷却难题。"有人喜欢打游戏,打游戏的时候,他几天不睡,他困吗?他不困!我不打游戏,喜欢琢磨问题,这个问题没解决,我肯定睡不着,在床上也睡不着,我要把它解决了,这是兴奋点。"汪振晓形象地说。
荣誉,他从来不争--"那些荣誉,都是领导主动给的。"技术,他争得面红耳赤--"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军车的轻量化关系着机动、防护、承载性能的提升,是研发人一直追求的指标。整备质量小,既可以提高整车机动性,又可以降低油耗扩大作战半径。
当汪振晓第一次提出"三角臂用钛合金"时,很多人都反对。理由也很充分:"飞机上用的东西,你用在越野车上,这是胡搞,越野车才卖几个钱?"汪振晓据理力争,并以一组测算数字,回应了大家的质疑--事实证明,在保证整备质量不超标的前提下,这是最经济的方案。目前,钛合金在越野车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无人驾驶车领域。
他喜欢研究问题,但从来不闭门造车。他喜欢到生产线看产品如何生产,喜欢去试验场讨论如何试验,虚心听取制造领域对产品的反馈;他喜欢走访市场,听取客户的意见建议,持续提高军车的性能和客户满意度。
在一次市场走访中,有客户反馈一辆猛士噪音问题。汪振晓与客户一起开车从沈阳到丹东,复现问题、研究问题,到了丹东,车直接开进修理厂。汪振晓拿起扳手、钻进地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客户对他竖起大拇指。"客户的夸奖比获奖还令人激动。"汪振晓说,"一路走来,我最欣慰的是,在军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东风军车始终保持着领先优势。"
"做科研 要耐得住寂寞"
科研需要不断地探索、测试和迭代,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不仅考验知识的运用,更是一场心理挑战。"生产、销售的结果立竿见影,技术研发周期长,从没有短平快的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汪振晓说,"有些人比我聪明,一开始做得比我好,但就是坚持不到出成果的那一天。"猛士项目研发之初,汪振晓只负责车桥设计。几年之后,一些项目组成员看不到成果,或者离职或者找机会去了商用车项目。"负责离合器、分动器、变速器的人走了,我捡起来;负责传动轴的人走了,我又捡起来;后来制动、转向、悬架等都由我负责了,组织就提拔我当底盘科科长。"汪振晓说。
之后的故事,已经被无数次书写。猛士一炮而红,成为军队主力装备。其主要科研人员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绘就职业生涯最辉煌的一笔。耐得住寂寞,还要能经受得起挫折。多年来,汪振晓持续经历挫折、攻关、再挫折、再攻关的过程,仍在苦苦求索。
从"十二五"开始,汪振晓及团队就着手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的研究:2014年10月实现电动轮等关键技术的突破;2017年12月《轮毂电机越野车关键技术》获得中国汽车发明二等奖。
"技术出来了,也做了样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实现商用。我们还在等着商用的那一天,希望它能给东风产品带来强大的竞争力。"汪振晓说。
技术成功,实现量产,皆大欢喜,比如猛士;技术成功,没有商用,后面还有很多工作,比如轮毂电动轮技术。而且,不是所有的研发都会有好结果,可能产品一诞生,就被淘汰;不是所有的研发都会有结果,可能中途生变,项目被砍掉。"遭遇挫折很常见,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有时候,只有敢于面对一无所获,才可能有所收获。"汪振晓说。
长期坚持在科研一线,汪振晓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他最常对徒弟们说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要敢于啃骨头,要敢想敢干"。
他的徒弟周寅鹏、薛敏等,已经开始在国家和省级评选中摘金夺银,成为各专业挑大梁的骨干,为东风自主品牌和军事装备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作为东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汪振晓以30余年的科研实践,为年轻一代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坚持自立自强,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耐得住寂寞,才能培育出闪耀的创新成果。
"成绩已经归零,我已重新出发,向着智能和无人车领域发起冲锋。"汪振晓说,"目标只有一个,持续巩固东风军车第一品牌地位。"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