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降价成为汽车行业内的新常态,近期多款新能源汽车上市,也给出了低于预期的价格。这种降价行为固然让消费者欣喜,但却让有些汽车厂商感到头疼。
近日举行的中国汽车论坛上,蔚来、理想、特斯拉、一汽、广汽、北汽、上汽等16家车企联合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
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论坛主办方中汽协在8号发布声明,删除了承诺书中关于“不正常价格”的描述,这让这份承诺书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那么这些签了承诺书的车企,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统一阵线 坚持了不到三天
在国内汽车发展史上,类似的承诺书其实并不少见。早在2018年长城、比亚迪等八家车企就成立过一个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
这次16家厂商签署的承诺书,包含各种内容,但最重磅的是“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其实承诺书中并未详细说明什么是“非正常价格”,但外界很快给这份承诺书冠上了“不降价承诺书”的名字,影响力迅速扩大。
但到了8号,中汽协突然发表声明,删除承诺书中关于非正常价格的描述。在这份声明中,中汽协明确指出,这份承诺书违反了《反垄断法》精神。
事实上,《反垄断法》第13条和第16条明确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禁止的垄断行为。中汽协之所以说违反了“精神”而不是“条款”,大概是因为这份承诺书并没有达成关于“不降价”的实施细节。
除了法律上的担忧之外,这份承诺书还激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批评。降低购车成本,是消费者买车时首先会考虑到的,这段时间不少车型的降价给了消费者不少惊喜,迅速删除这项内容,也是为了避免事情发酵下去。
为何难以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这个承诺书没有什么问题,执行起来也相当困难。
这次签署承诺书的16家车企,包含了老牌国企一汽、上汽、东风、广汽、江汽、北汽、重汽,还包括了长安、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这五家自主头部厂商,还有蔚来、小鹏、理想新势力三巨头,甚至还出现了特斯拉的身影,代表性可以说是相当强了,然而这16家厂商中,本身就有不少是降价潮的推动者。
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它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大幅降价,是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大降价的领头企业。就在签署承诺书的次日,特斯拉就宣布旗下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两款主力车型实行引荐奖励大升级,相当于变相降价3500元。
此外,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连续推出的各种冠军版车型,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降价行为;小鹏汽车近日推出的小鹏G6,起售价定在20.99万元,远低于外界预期。
一直坚持不降价的蔚来汽车前段时间全系降价3万元。除了这些厂商,其它厂商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
降价或将成为常态?
事实上,除了签署承诺书的16家车企之外,其它厂商也在进行以价换量的操作,近日大众汽车ID.系列大幅降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出意外的话,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降价应该是常态。
原因很简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有降价的理由。燃油车降价,是因为它们的性价比远低于同级别电动汽车,只能趁燃油车市场尚有一定规模时,最后再收割一波。
同时,绝大多数的传统汽车厂商都在向新能源转型,它们也需要加快销售速度,避免库存,快速实现转型。
新能源车的降价则是因为生产成本的大幅下滑。前两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成本高,销量规模小,既不能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也不能摊薄技术研发费用,因此不少车型的售价远高于同级别燃油车。
随着销量规模扩大与技术的不断升级,生产成本大幅下跌,最终就反映在终端价格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新能源汽车降价,实现油电同价,实际上是市场供需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差异化体现。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经纬网》www.qichejing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