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蔚来、理想、小鹏发布了6月的销量数据,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数据都异常出色。
蔚来6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8083台,首超八千台,同比增长116.1%,蔚来二季度共交付21896台,同比增长111.9%,连续五个季度正增长,今年1~6月,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为41956辆。
理想汽车6月交付7713辆,同比增长320.6%,第二季度交付17575辆,同比增长166.1%,今年1~6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为30154辆。
小鹏汽车6月销量6565辆,同比增长617%。第二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7398辆,同比增长了439%。今年1~6月,小鹏汽车的累计交付量为30738辆。
最近,也看了不少雪球上的关于新势力三兄弟相关文章。大家的逻辑出奇的一致:就是用整体行业的高速发展来预估(或者说替代)企业的发展空间。
其实,这里已经隐含了一个假设:新势力的销售增速远大于新能源整体增速(无论同比还是环比)。
这种隐含的假设在新势力销量基数非常低的时候,的确是成立的。但这样的假设是否有玻璃天花板存在呢?同时,如果回归到汽车行业的本质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逻辑或者机会到底该如何判断呢?
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新势力三兄弟的超速增长是否有玻璃天花板存在呢?
蔚来与理想的隐性天花板:定位过于集中于>30万的中大型SUV
中国乘用车价格在30万元以上的销售占比稳定在10%左右(大约以每年1%的增长速度缓慢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在30万元以上的SUV有一个总量的天花板(全部乘用车)。按照2025年,年销售乘用车2500万辆、每年30万元以上乘用车占比增长1%计算,总量的天花板在370-450万辆。
可以进一步细分30万以上的SUV的占比与总量,2021年5月的批发销量数据为9.7万/月,占总市场的6%。若依旧按照2025年,年销售乘用车2500万辆、30万以上的SUV的占比每年提高0.5%计算,总量的天花板在200万辆左右。30-50万元价格区间的SUV能够站到200万辆的一半,大约也就是100万辆左右。
而在这100万辆中,GLCX3Q5三款车型大约能够占到45万辆左右,再扣除二线豪华品牌销量合计10万辆,留给蔚来、理想真正的市场空间大约在30-40万辆左右(至少在目前的3-5年时间里,很难有新势力品牌能撼动GLCX3Q5三款车型的销量的)。
新势力三兄弟中,除了小鹏定位相对比较宽泛外,其余两家等定位的确是满足了国内一、二线城市的部分需求。但更为广阔的还是30万以下的车型呀。
参考蔚来与理想最近的交付节奏,预计2022年就会达到10万辆/年。那意味着,如果这两家新势力依旧保持在30万元以上的产品定位,距离每年销量40-50万的隐形天花板,也就是再有一倍的增长。
按照目前的估值,2倍的增长是匹配不了现在的股价的。就更不用说放卫星的160万辆了,以及依旧30-50万定位的X01了。的确,在某些特定的细分市场某一款车型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五菱的宏光MINI EV。
但一个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的主机厂,注定属于一个小众的汽车品牌。他们可以很好的活着?但野心能否支持起市值就两说了。
如果回归汽车行业的本质,我们该如何梳理投资标的呢?
整车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个人认为是:技术+成本+规模。
不用举太多例子了,就拿造车新势力的“祖师爷”——特斯拉为例。
1、技术:特斯拉的“三电”技术+“辅助驾驶”的技术,相信不用多说了。这就是构成特斯拉投资价值的底层基础(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特斯拉还是特斯拉么?)。
2、成本:从两个维度可以看出特斯拉的成本控制能力。第一,单一车型的毛利率(本质是成本控制能力):根据拆解分析,特斯拉Model 3的单车毛利率接近30%(即便多次降价后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也在25%左右);与之对比的是国产主流自主品牌毛利率普遍集中在5-18%之间,其中长城的毛利率是最高的,19年-20年在16-17%之间;第二,从特斯拉对于大型压铸机的使用及一系列工程方面的创新,这也是特斯拉降低制造环节成本的另一个核心因素。
3、规模:恰恰是Model 3 的持续热销,真正带来了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腾飞”。
如果,基于这样的逻辑来看看新能源整车这个赛道的投资逻辑。
· 技术:硬件+软件的能力。硬件:三电技术+线控底盘;软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及生态);
· 成本:整车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能力(间接与规模相关),关键零部件的成本控制能力(比如电池);
· 规模:实际上区别于前两者的最直接的、可定期观察的数据。同时具备主流价格段(或者全价格段)产品的覆盖能力,并且能够有月销超过1万辆的爆款车型……。
从这三个维度来看,特斯拉还是全部符合的(就差一个Model Too了)。投资特斯拉的底层逻辑在于成本与规模,给予高估值的逻辑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想象空间以及新能源行业的爆发性增长。
但是,如果用这三个逻辑来审视一下新势力以及国内的部分传统整车厂呢?又有谁能够符合这个标准呢?
是,赌小康、长安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上汽董事长最新的发言,代表着另一种声音:灵魂与躯壳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还是,期待长城彻底从SUV制造商变成新能源车企?
抑或是期待吉利、上汽、广汽这样的传统巨头能够快速转换身段?
要知道的是:吉利、长城、上汽、广汽这几家,2020年的新能源销量都没有能够突破7万辆大关,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算一下品牌自己的销售结构中,新能源的渗透率是多少?还赶不上整体新能源的渗透率呢(2020年普遍在5%以下)。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