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11批)》,被推荐的车型中共有26款乘用车,其中纯电动汽车22款,包括即将国产的特斯拉纯电轿车。据悉,国产特斯拉申报了两个版本,分别搭载了松下和LG化学的电芯。
另外,进入推荐目录的还有申报纯电动轿车的广汽丰田、申报插电混动车型的北京奔驰,二者分别搭载了松下/三洋、SK的电芯,都可以获得补贴。这意味着搭载外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首次在中国获得补贴,继今年6月份电池“白名单”废除后,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向外资开放。
“一收一放”,动力电池行业窗口期已过
毋庸置疑,国产电池行业发展是政策“围墙”扶持起来的。2015年11月到2016年7月,工信部先后公布了四批“白名单”,共计57家电池企业,全部为国内自主品牌。2016年11月,工信部又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将准入门槛提升了40倍到8GWh产能,引发市场争议,直到2017年下半年也未能正式落地。
2018年,工信部将白名单管理权移交民间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将规范条件变为管理办法,同时名单准入还与补贴进一步脱钩,即采用不在名单上的电池产品,也不影响整车获取新能源补贴。
不过,以特斯拉为主的外国新能源汽车则始终未获得补贴,不少外资电池企业只能暂时退出中国市场。国内新能源行业享受了几年快速发展的窗口期,迅速成长起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等。
2019年6月24日,工信部宣布自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的企业目录同时废止。在“收回”优惠政策后,国家还放开了外资外企限制。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11批)》外,今年2月份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也鼓励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来华投资。
外资动力电池“卷土重来”
政策的放宽和庞大的增量市场,促使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进一步加快回归中国市场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2019上半年,外资动力电池厂商在华投资总额近500亿元。2019年下半年,几家国家电池巨头们更是动作频频。就在12月3日,韩国电池制造商SK创新宣布计划投资10.5亿美元(约合73.82亿元人民币),在江苏盐城建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这也是SK创新在中国的第二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第一家则在江苏常州。
据悉,SK创新在盐城建立的工厂将从2020年上半年起主要面向北汽供货。11月27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日前宣布将投入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2亿元)在印尼建立一家综合性电池工厂。还计划2020年前在中国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70.72人民币)扩大两座中国电池工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
据UBS预测,到2021年,松下、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SKI的产能都将超过50GWh,共同占据80%的市场份额。这当中自然包含了广阔的中国市场,未来,国内的电池厂商不仅要面临宁德时代的“蚕食”,也要在LG、松下的围攻下寻求出路。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如何突围?
对整个市场来说,放开约束、有效引入竞争,不但有利于推动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也有助于提升整车厂的话语权。以往,因动力电池就占据整车成本的40%左右,市面上甚至流传着车企都在为电池企业“打工”的说法。可以想见,有了更多选择后,整车厂的议价能力将有所改善。
不过,对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就是不可避免的“阵痛”了。
11月13日,曾经的行业老三沃特玛正式进入破产清算,引发了新一轮的行业“洗牌”猜测。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约有200余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工信部目录,2017年只剩90余家,2019年上半年,存活的电池企业已降至60家。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曾预测,到2020年,200家企业只会剩下20家,9成以上的动力电池企业将被淘汰。面对外资品牌的技术与成本壁垒,倒下的企业只会更多。
有产业分析指出,尽管同样生产的是三元锂电池,但松下采用的是另外一种配比的原料,可以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成本。“降本增效”——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只有破解这一关键法门,才能直面竞争、在“狼来了”的困境中活下来。
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