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眼里,2018成都国际车展也许已进入“战场清扫”阶段,可对普通车迷和消费者而言,盛会才刚刚开始。所谓“专业观众日”,唯一的价值体现只是比“普通观众日”高出25%的门票价格。然而,因为专业观众日在周末,往年都是人气最旺的时段,也是高成交率的阶段——毕竟,未产生极强购车需求时,消费者是不会花“更大”价钱来赴约车展的,当然这是我的看法。
抵达现场后,从次序井然的交通状况来看,以志愿者+摆渡车方式来疏导客流的确够明智(除持证及特殊车辆外,私家车一律不准停放在会展中心停车场)。而这是近几年才启用的管理方法,虽增加了项目成本,却换来了更顺畅的交通环境。
不过,这届车展的总体人气以及“卖场”的销量似乎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这一点我们最后再来总结。
是“食肉”还是“拾羹”,厅堂里一目了然
除超豪华品牌被“遗落”在第9展馆外,其他合资品牌、豪华品牌、自主品牌均以交错安插方式布置在1-8号展馆,“平衡资源”是主要目的。
在普通合资品牌中,长安福特、广汽菲克Jeep、丰田(一丰/广丰)、本田(东本/广本)、上汽通用别克、上汽通用雪佛兰,以及大众(一汽/上海)都成为大家的聚焦之处。它们中,有以新车发布为“磁石”来引人驻足的,例如东风本田的全新中型轿车INSPIRE和一汽大众全新CC等。而另一些则是人气居高不下的,例如广汽丰田的新凯美瑞、新汉兰达,上汽大众途昂等等——对它们而言,车展只是锦上添花,借此机会也能进一步发掘潜在用户。
一众热点中,数丰田展台人气最旺。全程“脚跟贴脚跟”,看客们几乎用身躯“包裹”了展车,不由联想起四川辣子鸡的吃法——“辣椒堆里寻鸡块”!很有意思的是,虽然车型展台人气俱佳,可丰田的技术展台就不怎么热闹了——几乎无人问津。也许在普通消费者眼里,再好的技术也只是心理加分项,终端成品才更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日常的用车生活。
上汽通用别克与雪佛兰因为巨大的展台区域让观展环境相对宽松。而多数人集中在昂科威、探界者这类SUV车型前——这似乎与近两月SUV大市场遇冷有所不同。
本次车展中,东风标致/雪铁龙的人气出乎意料。标致5008、雪铁龙天逸C5 AIRCROSS被围得水泄不通。纵使有人觉得它们生不逢时,可以从现场的热度来看,标致/雪铁龙的好像还抓着悬崖边的稻草。其实,对标致雪铁龙而言,应该无所谓现场成交量,至少这些车型能斩获足够的关注,形成了好开端,为之后的收获做好铺垫。
而对于小众品牌来说,更好的吸引目光的方式是通过展台活动——尤其是车模表演环节——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目光。东风雷诺和宝沃品牌都是在表演环节会有大量观众聚拢,呈现的热闹氛围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很难得。
自主品牌展台是个“奇葩”存在,因为历年来它们的人气都不佳——今年的表现也同样稳定。不过,根据每月全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均名列前。——庞大用户群体是惹眼业绩的最大保障。那么,这些“衣食父母”未能光临现场恐怕是受生活范围的限制(多在三、四线城市)。可以说,展台人气与实际销量并不一定成正比。
当然,对于吉利、长城这样领跑的自主品牌,参展主要还是以卖车为主。据驾仕派的调查,WEY品牌在车展开展当天的销量是16台,这已经超过了不少合资品牌。
然而,成功者的身下已是“尸横遍野”。在广汽三菱与东风悦达起亚展台上,寥寥无几的数人中竟有一半是过客。在隔壁火热气氛的反衬中,自己的“摊位”是如此不济,而从销售人员焦急的面容与空洞的眼神中也透露出对品牌前景的“迷茫”。或许,机械般的“大哥,看哈车嘛”已不能打动消费者,这无关个人能力,只能说当“主体”已脱离市场怀抱时,再多努力也只会化作乌有。
物以类聚,车与人亦是如此
今年成都车展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绝大部分展台主力车型的颜色被设定为了“红色”和“蓝色”。这种统一调性的背后反映的是产品进入了一个“统一的个性化”时代。其原因在于,年轻消费时代来临,车企为了满足更为年轻的产品风格,用红色、蓝色替代了原本主力的白色、银色车型。另一方面,则是说明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大胆创意——企业的年轻化营销还是显得非常保守。
闲逛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同品牌之间的营销思维也会有明显区隔。而这主要是品牌对于成都车展的定位有关——到底是一个接触消费者的传播触点,还是集中抓客的地方?
从展台效果来看,毫无疑问领克是全场最值得赞许的。为突出年轻、时尚的品牌定位,在个性十足的展台上,一位洋DJ以激情盎然的舞蹈引燃了全场气氛,如此强大的“代入效果”,想不收割人气都难。同时,领克销售人员也尽量与客户们保持距离,为他们留出了更多自由空间看车,这种体验很有“高级感”。
反观某些品牌,满场尽是“眼放绿光”的销售顾问,令人不寒而栗。如稍加靠前,哪怕只有眼神交汇,便会纠缠不休,颇有“不买就别走”的气概。这也难怪,在成都车展这样的卖场环境中,订单才是关键。另外,在现场互动中,一些品牌也始终脱离不掉“传销”手法:各种激昂演讲,夸大其词,就只差一句“天下唯我独尊”口号了。
而在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等豪华品牌中,保时捷与奔驰的人气最旺,甚至可用喧哗形容——有了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双重优势,如此景象也无可厚非,送上一个大写的“服”。
一个信息是,奔驰、凯迪拉克、宝马、奥迪这类豪华品牌,目前销量均超过预期,所以也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豪华品牌在车展全军覆没”。比如凯迪拉克的展台上年轻人占据边壁江山,展台上每一台XT4都围满了人,想进到车内体验一番都不是易事;而成都一家宝马经销商告诉我们,宝马在媒体日当天的订单就达到了60台,算是非常夸张了。
可以判断,在购买力越发强劲的当下,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专注度越来越高。何况,目前豪华品牌在终端价格上的确具有更大的让利空间——代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当然更愿意买单豪华品牌,因为其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与产品体验是普通品牌难以给予的。
在车展上,仍然有一类“特殊”看客,他们顾不上那些冰冷机械,而是将目光与镜头紧盯在车模和前台妹子的身上。甚至,为抓取某个特写,不惜大秀“十八般武艺”,风骚占位是必修基础,即使妨碍大家正常看车也毫不在乎——看来,车模与靓车都还不是展会的“最佳风景线”,他们才是。
一个有意思的点是,扇子是整个车展中最受欢迎的伴手礼——在极度闷热天气中,尽管展馆里开放着空调,但仍免不了汗流浃背,看上去明年车展应该加大这样的小物品投放。
其实,记者在前期走访中有所耳闻,部分品牌在车展前的销售打气会上已经“降调”,例如其中一个品牌将今年车展目标销量相较往年下调了30%左右,一方面是8月销售态势实在太淡,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回收一些价格,保证卖车利润。
实际上,开展以后成都车展的表现的确没有预期那么热闹。我们从任职某合资品牌经销商总经理的前同事口中获知:截止9月2日,成都车展的现场人气确实相较往年更低一些,部分品牌销量也大不如前。而一位日系合资品牌的市场人员也告诉驾仕派,今年可能受到天气影响,现场人流相比以往减少不少,从第三天开始更是大幅下跌,早上几乎没有人。
另一项可参考的对比是,在之前几年的成都车展期间,成都地铁1号的灯箱广告几乎都是被参展车企包下,而今年我们好像只看到了主办方投放的一块广告——从这个细节的明显反差,大家也能嗅出今年成都车展与过往不同的味道。
成都,作为西部最有潜力的城市,成都车展也一直是西部汽车消费的风向标。十年前成都车展还仅仅是B级车展规模,十年后成都车展已经仅次于北京、上海车展,新车发布数量和展前活动规模都跟广州车展接近,今年对媒体而言更是如同“打仗一般”。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成都车展恰好处于金九银十的“起点”,这个节点发布新车对第四季度的消费有着明显影响。今年市场大环境不好,企业加快了新车发布,成都车展上公布预售价格的产品也是大幅增加,这让成都车展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但本质上,成都车展依旧是一个“卖车的展会”,自2008年车市呈爆发式增长以来,成都汽车市场的新购潜力已基本到头,现在主要是换新的用户。一个地区在一个特定时代中,用户的需求体量其实是有限的,我们也一直在说成都车展应该对自己的定位和功能性需求进行转向——比如,更强调成都车展对西部市场的前瞻性。